提到古代小说,不得不提《西游记》。提到《西游记》,不得不说“孙猴子”。看过《西游记》的人都能将“孙猴子”的故事如数家珍,倒背如流。但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我们之所以每个人都喜欢“孙猴子”,主要是因为我们都是“孙猴子”,都有“孙猴子”情节。
首先,孙猴子无父无母,是天地精华孕育而生。这就意味着他的身世背景是个迷。其实,我们也是这样,虽然我们有父母,是为人子女。但是,我们在与陌生人接触时不也是个身世背景不清不楚的吗?而且,我们有时也希望自己身世背景成迷,这样做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想保护自己。
其二,孙猴子本领强大,这个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但是,他的本领也是师出有名,有据可查的。只不过菩提老祖不让孙猴子对外宣称是自己的徒弟罢了。其实,我们也这样。我们每个人也经常希望自己能够本领强大,立于天地间,无人可敌。当然,我们的本领再大,能力再强也会时刻惦念着自己的启蒙老师,毕竟师恩浩大,一生为师终生为父。
其三,孙猴子有时候无拘无束,野性十足,不愿意接受管制。就算有唐僧的紧箍咒,也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其实,我们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会认为纪律,制度就是为约束自己而制定的,认为这一切都是针对自己的。所以就会希望能够痛痛快快“野”一下,潇洒走一回。
其四,孙猴子在哪里都有朋友,一路向西,历经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风也来过雨也去过。有时候要不是靠好友相助,想必也会闹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其实我们也是一样。人生一世,走走停停,都不容易。要不是靠好友帮衬,想必是谁都不可能走到如今的这个位置。帮衬着才能走的更好,拆对着怎么能有明天?
其五,孙猴子外硬内软,说白了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有时候扭起劲儿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谁的面子都不给,有时候嘴上功夫了得,损人损得让人后悔认识这么个人。但是,就算这样,当知道谁有难处,谁被围困,还是义无反顾,前去解围。其实我们不也是这样?有时候碍于面子,话赶话,给别人难堪的不行。有时候说话说的别人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的。但是,该出手时还是会出手。只要心中有爱,只要触动心弦还是会不计前嫌,两肋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