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认为自己文字功底还可以,不说写出的文章惊才绝艳,至少读来通顺,词语运用得宜,状态稍微好点,还能写出美妙的句子。
给我这种错觉的,是从小就很强的语文成绩,曾经在高考时考出128分的成绩,是当年我们省语文单科第二名。
当然,除了这个当年勇,还有我百万字的网文经历。我写过一本完本的仙侠小说,总字数80多万,还有两本太监的小说,一个是盗墓文,一个是古代背景的幽默搞笑略带颜色的说不出什么文,两部太监小说各有十万字左右,因此百万字的网文历练是没得跑的。——当然,这三部小说都归结到了扑街的行列。
这百万字的练习,让我对遣词造句有了较强的信心,以至于我认为每天写个三四千字是很简单的事情。
直到去年,我决心发展自己的写作才能的时候,我才发现,当年网文历练出来的文笔,已然荒废,而且每天三四千字的写作量,写一些无脑网文可以,稍微正规点或者写干货文,根本就完成不了。
我曾很痛苦地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完成了一篇三千来字的微信推文,写完之后,发现不仅写得慢,而且逻辑混乱。这才有了我“每天练习写文章不少于1500字”的死规定。
这个规定从19年11月开始执行至今,基本每天都没有断,哪怕遇到状况当天真的中断了,也会以后补的形式保证每天都完成任务。
除了练笔,读一些写作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也是我的必修课。在阅读相关内容的时候,我提炼了一些观点和做法:
《成为作家》里面倡导每日清晨写作,无意识地写,写完丢一旁不管,过一段时间再去看。同时,还要养成每天固定时间写作的习惯;
还有一些公众号的号主提倡的写作方法,比如先拟提纲,再根据提纲寻找素材、案例等等,抽空在每部分写大略文字,然后挑一个比较整块的时间来完成整篇文章并作反复修改;
有的是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拿来拆解,然后根据别人的写法来模仿;
另外一些人则是把自己的见闻、学习心得、读书观影的想法写出来;
还有的写作者是写短文章,这些文章里包含了他的思想和观点,丢到微博上,有时间再把这些短文章进行扩充,就变成了长文章。
诸如此类的方法,我看了很多,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良,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便形成了我现在的练习和写作模式:
每天不少于1500字的练习量;
练习不同题材的文章;
拆解文章并模仿;
写观点文、干货文的时候列提纲,再写文章。
如此坚持了大半年,今天脑袋里灵光一闪,发现上述别人和自己的写作模式其实可以归纳为一种模式:结构化写作。
在编程这块,提倡结构化设计,也就是说把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各模块按要求单独编程,再由各模块连接,组合构成相应的软件系统。该方法强调程序的结构性,所以容易做到易读,易懂。
把这种编程的思路和方法运用到写作这块同样适用,当然,范围局限于观点文和干货文。
一开始,我们可能就是一个想法和观点,这个时候,就把它作为一篇小文章写出来,不计长短。
然后在这个想法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引申,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并搜寻相应的正例、反例、金句等等。
引申的时候,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相当于列了提纲。
等提纲列好,再根据提纲去扩充内容、寻找例证,想好不同部分之间如何连接,就可以提笔写文了。
这种方式,我称作“结构化写作”,关键点在于列出写文章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也就不废话了,说点关键的话就行:
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就是结构化,能够让我们很好地整理自己的思维。做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语言简洁凝练,然后把各项观点的例证标上,日后好根据这些线索来查找。
做思维导图的软件很多,一些比较专业的,如mindmaster、xmind等等,其实对于我们写观点文或干货文来说有些累赘了,可以直接用WPS的脑图功能,或者百度脑图(这是一个网页版的脑图工具)来完成。毕竟我们所列的提纲不会太复杂,更不会花哨,这些工具就够用了。
最后,要说的是,结构化写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去写呀,并且要坚持写。哪怕你不写完整文章,但是得有把自己想写的文章化为提纲的能力。
把想写的文章列出提纲,就好像学画画练速写一般,速写训练的是快速抓住形体特征、比例的能力,同时能把看到的形体特征和比例准确地画出来。写文章列提纲,训练的是我们写文章的思路:如何提出主题,并根据主题展开观点,采用什么论据,以何种方式来呈现。
我们不可能一天写一篇文章,但是一天列两三个文章提纲应该是能做到的。积累的提纲多了,写文章还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