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钩着水杯套,听着语音课程。
突然来了个电话,一个好朋友很生气的样子,然后讲她中午经历的一些事情。
上午她的领导也是好朋友,安排她中午1点左右一起到老干部局,参加贫困家庭孩子贫困资金的发放活动。
中午急急慌慌吃了一点饭,就往老干部局那边赶,结果导航给导错了,到那边有点迟了,当到那边的时候发现她的领导,一直在抱怨,抱怨说这些贫困家庭拿钱都不积极,抱怨工作人员迟到,她看不下去,就上去解释说,可能这些人不知道这个地址找不到路,因为她自己也走错路,一走错路的话肯定会耽误时间的嘛。结果是领导越听她的话,越觉得上火,然后就批评她。
她不能接受领导的这些抱怨和批评,觉得自己很委屈,就跟领导顶了起来。然后气的就离开了活动现场,离开活动现场到楼下就给我打电话。
就把这些告诉我,跟我说你看她怎么能这样抱怨人家,本来这些人家都是贫困家庭的人,还这么去说别人,她觉得对领导的形象有损,所以说她就去劝领导,说领导还不领情。
嘟嘟嘟她讲了好长时间,我感觉她讲完了之后,她的气也好了很多,也消了很多,然后说她的领导,除了这个嘴不好,脾气有点不好,别的还都挺好的。
然后我就问她,那你都知道她就是这个嘴不好,这个脾气不好,那你还在她生气着急的时候去跟她讲这样那样的大道理,你不是自找难看吗?
我问她为什么你会觉得她生气抱怨会影响她的形象,那是因为你,是以你的标准,最最关键的是你说她听不听得进去?你明明知道你这个时候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你还去说,你不是自找难看吗,如果说是无效的沟通,那你就还不如不说,做好你自己的事就好。
然后我跟这个朋友说,如果说你真正的想去帮助她,你可以在她不生气的时候,或者说单独跟她相处的时候,你去跟她表达你的感受,不要带着你的标准去跟她讲,如果说带着你的标准她也是能感受得到的。
其实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跟别人讲,人家听不进去,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带着我们的标准,去讲别人的缺点,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所以说别人就是不能接受,如果我们只带着我们的感受,中立的去看这件事情,别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最后我们一致认为我们还是要多学习,多交流多做有效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