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们你有没有过惧怕舞台的经历?你有没有过公众表达时,紧张的大脑一片空白?亦或公众表达时语无伦次,尴尬到有个地缝都想钻进去? 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世界上人们最恐惧的事情排名第一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公众演说。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事实的确如此。
二、为什么会产生以上这些紧张状况呢?
01、缺乏锻炼学习经历。对于少有公众表达的小白而言,大都会紧张、发抖,大脑空白。舞台经历少又鲜有学习经历的砺练,面临上台后的诸多未知状况,想想都会紧张害怕。
02、事先准备不够到位。如果公众表达者上台前准备的非常充分,那他的紧张恐惧程度就会降低。反之,准备的不充分,就会心里压力过大,愈发的紧张、害怕。
03、期望值高追求过高。总认为自己可以表现的很完美,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差错,如此就变得非常紧张,别人的一个眼神或者是低头的一句耳语都会当成对自己的否认,造成自己巨大的心理负担,更影响了表达的好坏。
三、如何克服公众表达,三招帮你搞定!
01、克服惧怕公众表达,从系统学习、刻意练习开始
每个小伙伴都知道,任何技能的掌握都要经过一段艰辛努力,其中就包括惧怕公众表达。我人生的尬尴经历,告诉我早改变早受益。而要收获看得见的改变,必须通过平台知识付费,持续一段时间的系统毕环学习,刻意训练,才能从原来的恐惧公众表达到后来的淡定从容。刻意训练就是面对机会勇往直前,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霸占舞台。持续的刻意练习就会获得看得见的改变。记得听一位学长分享过,他在一次述职报告前,刻意练习述职稿几十遍,最终拿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可见刻意练习是解决惧怕公众表达的重要途径。
02、克服惧怕公众表达,从平时精心准备、赛前准备开始。
演讲达人龙兄曾说:无准备不登台,无准备不演讲。精心准备有2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平时就有意识准备,只要有机会,就去霸占舞台练习,这样你的心里舒适区就得到巨大的锻练,这个准备叫做长期主义的准备。如果过去我们没有意识,那么从现在开始也不晚,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在有机会的时会淡定从容。
第二个维度:对你要讲的话题做足充分准备。在大脑中梳理演讲的脉络,可作PPT辅助工具,设计好,这样站在舞台上就会有胸有成竹的状态。只要赛前精心准备,都可以克服公众表达。
03、克服惧怕公众表达,从降低期望值、以送礼物的心态开始
其实每个人在公众表达时都会有紧张,但当你降低期望值,对自己不要求太高,接纳自己的暇疵,以送礼物的心态来公众表达时,就会轻松很多。在上台前可以暗示自己,我是来给伙伴们送价值帮你们的。到朋友家去送礼物你会谈笑风声,没送礼物的就如坐针毡。可见我们本着送礼物送价值送温暖的心态来表达,自然会轻松自在,即便有一点点小紧张,也无所谓啊,就让我们与紧张共存,保持小兴奋的状态,更助力于超水平发挥。
惧怕公众表达,是你心中永远的痛点。只有选择改变,才能化痛点为力量。
小时候的自己曾有上台表演,紧张忘词在台上大哭的一段经历。那是在六一儿童节上我代表班级上台上歌,唱到一半时忘词了,半天没想起来,急得大哭起来,是那样的害怕无助,双手左一下,右一下抹着眼泪,鼻涕都流过嘴巴了⋯哈哈一段童年的囧事至今难忘。
我就是那个从小惧怕舞台,成人后依然心怀恐惧的人。那是在去年的瑜伽新年晚会上,突然自己被教练点名上台领奖,这是教练安排的意外惊喜。奖励每日瑜伽群内赋能的我。同时让我分享一下心得。由于紧张害怕我一下子怔住了,大脑一片空白。当看到台下瑜友们期待的眼神时,自己真的是紧张的手都出汗了,说不出话来,真是尴尬呀!此时真想变成透明人⋯⋯最后是教练搂着我替我解了围,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深刻的痛点。
从人生的两次难忘尬尴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改变。所以开始留意如何摆脱公众表达的信息。查了一些相关资料,但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直到有一天经一位老师的推荐,来到坚持星球21天演讲训练营,才知道克服公众表达的方法。我也是践行了21天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演讲技巧,刻意练习,接收点评、迭代作业,积极比赛,霸占舞台,认真准备,保持心态。通过持续的刻意练习,终于让自己从原来的恐惧演讲到最后取得了营部比赛季军。我从最初的演说小白逐渐走了长期刻意学习之路,不但被看见,还有了不少粉丝。真为自己的选择点赞,让我滋生了无穷尽的力量。
总结:朋友们,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公众演说无处不在。如若无恐惧表达,就要保持接纳紧张的心态,通过刻意练、日积月累的准备,大量经验储备。才能从容面对工作生活中各种表达挑战。面对各种突发表达。最后把演讲达人龙兄老师的一句经典台词送给大家:面对公众表达,坚持不要脸、世界才会给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