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晚上,某培训机构内,一位妈妈突然非常生气的把自家孩子书包里的书本、试卷扔了一地,而孩子则吓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事情的起因是孩子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妈妈与培训机构负责人是朋友,来上课时就把孩子的试卷拿出来给朋友看,一起分析讨论。谁知孩子却埋怨妈妈不该这样做。言语之间,妈妈愤怒的情绪就抑制不住的喷发了出来。
本来这个场景与我今天的主题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巧合的是,这位妈妈曾经上过学校组织的正面管教课程,她当时特别生气的提到了这一点,说:“什么正面管教啊,都是那些自己孩子没有问题的家长才觉得有用!”
有趣的是,事后我与这位机构的负责人聊起这件事情时,她却说起了她对正面管教的认可(她近期在上懿行成长的正面管教课程)。她认为正面管教确实是一种既有效又有爱的育儿方法。而且在她看来,父母们如果能从孩子2岁左右就开始学习正面管教,那对孩子的成长是最好不过了。
那么,刚刚那位妈妈为什么会说正面管教没用呢?
是的,这几年,在推广正面管教的过程中,我偶尔也会听到爸爸妈妈们有这样的疑惑或者感叹:
“这些方法真的管用吗?”
“这些方法我回家都试了,但是没用!”
“这些方法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
我认真思考良久,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01 没用(没效果)是因为没用(没使用)
正面管教课堂采用的是体验式学习,为什么要采用体验式呢?其中一个原因是通过让父母体验孩子的角色,了解孩子的感受。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成人的学习方式确实是体验式的。
我们学习一样技能或方法,如果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可能过一阵子就忘记了,而如果通过体验,实践,总结,再体验,再实践,再总结这样一个循环,就会大大增强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
这几年我们常听到的“10000小时定律”,还有“刻意练习”,强调的也是大量练习,而且是有目的的练习。
02 注重“工具”,忽视“态度”
正面管教的学习其实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一个是学习“态度”,另一个才是学习“技巧”。
两者的关系,套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态度,再好的工具,效果也出不来。”
是的,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育儿,关键在态度。
当我们用不尊重孩子的态度使用工具,常常会没用,因为要“先连接再纠正“。
当我们带着隐藏的动机和目的使用工具,常常会没用,因为要“带着爱放手”。
比如,“有限选择”这个工具,许多爸爸妈妈在使用时就常常会不尊重孩子,只提供自己能接受的选项,而不尊重孩子的需求。
再比如,鼓励三句式当中的授权型鼓励“我相信……”,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的变成对孩子的期望,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孩子能做到。
03 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和孩子慢慢来
许多爸爸妈妈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特别兴奋:终于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育儿方法了!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尝试起来。可是,尝试几次之后,发现孩子还是经常发脾气啊,还是写作业拖拉啊……
于是由此得出结论,正面管教的方法并没有用。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曾经说过一句话:事情变好之前往往会先变得更糟。”
我们的孩子在出生的前几年基本上已经习惯了我们的教养方式,当爸爸妈妈们经过学习做出“和善与坚定”的改变时,孩子们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个试探期,看看你的变化能坚持多久,而这就正是考验爸爸妈妈们耐心的时候。
正面管教里面还有一个词组,叫“Baby Step”,翻译成中文可以是“一次一点进步”。
任何新技能的习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拿“惯例表”来说吧,孩子以往如果从来没有时间管理的习惯,突然要求他严格按照时间表做事,他很难不会出现“耍赖”,“拖拉”等现象。
而爸爸妈妈们从以往习惯的“旧方式”突然切换成新的教养模式,也难免会有处理不当拿捏不准的时候,甚至还有可能会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
但这些,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那么,爸爸妈妈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加坚定使用正面管教工具的信心呢?
我的建议是:
01. 通过课后打卡激励自己坚持使用,也可以参加家长互助小组,组织读书会等等。通过与其他的爸爸妈妈沟通交流,你会发现,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面临着孩子各种各样的挑战,也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会因此而焦虑苦恼。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你坚持实践的勇气。
02. 利用“特殊时光”或者召开“家庭会议”来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建立与孩子的连接。当有情绪时,用“手掌大脑”,“积极暂停角”来提醒自己,照顾自己。时刻记得“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03. 接受不完美,抓住一切机会对自己和孩子予以鼓励。比如制作“每日鼓励贴”,或者做“画孩子”的活动(找一张大白纸画上孩子的轮廓,请孩子装饰后张贴在家中,帮助孩子写上他的能力和优点)。
简 · 尼尔森在她写给中国家长的信中说到:“当家长学会倾听、辨别接纳自己的情绪、安抚自己、有效沟通,以及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并得到良好的长期影响,那么不仅仅是孩子,每位家长及整个家庭都会受益。”
相信爸爸妈妈们这几年也常常听到一种说法:做父母,最高的层次是帮助孩子成为自己。
那么,要如何帮助孩子成为自己呢?
答案就是:从此刻开始,改变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