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做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开始几天兴奋过度,但过些天就不了了之了……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里面的方法我觉得很是适用,那么它是如何教会我们告别三分钟热度,顺利养成新习惯,并可以将习惯一直坚持下去呢?
本书作者以30天养成习惯为期限,把培养习惯的过程定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
反抗期
这个阶段为1-7天,前面几天因为兴奋过度,往往做事情很高效,但是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就开始觉得没劲了。
这个我真的切身体会,也践行了很多次,每次决定做这个事情时,前面几天,做起来既速度,效率又好,但往往很难超过7天。
那么,反抗期困难重重,怎样才能平稳度过呢?作者给了以下两个对策:
第一,从婴儿学步开始。意思是婴儿刚开始学习走路时,迈的步子是很小的。所以我们开始一项新习惯时,也要迈小步。
例如我们想学习读书写作,并想把它养成一种习惯。那么应该如何做呢?要从最细小的方面入手,并把行动压力降到最小。比如从阅读一页书,写下一句话开始。设定最容易执行的门槛,就能不知不觉度过7天了。
第二,留下小脚印。当我们按照第一步,为自己设定符合自己的“婴儿学步”之后,接下来就是记录下完成的情况,完成的那天打√,没有完成的那天打×,可以让自己在已完成的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以及反省自己偷懒的原因。
接下来到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第8天--21天,这个阶段我们很容易受影响,难度也逐渐加强,比如从开始的一句话,现在慢慢要提升到写800字以上。
难度大了,怎么办呢?作者给了以下三个对策:
第一,行为模式化。也就是把想养成的习惯变成固定的模式,即固定的时间,地点和做法。行为模式化后,如果你不在这个时间去做,就会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
第二,设置例外规则。计划赶不上变化,让自己在有例外情况时,允许自己只看一页书或者写一行字,这个例外不是放纵自己,而是让自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让计划保持弹性。
第三,设定持续开关。持续开关是激励自己往下做的方法。可以有奖励与处罚两个开关,例如可以奖励自己吃糖果或买东西,处罚做不想做的事等。
接下来到培养养成习惯的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第22天---30天,这个阶段为倦怠期。
最后这个阶段,因为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会让人感觉好像有种空虚感,觉得“好无聊” “好烦躁”。这个阶段,作者给出了两个方法。
第一,添加变化。一成不变的生活容易让人消磨激情,所以有时也得让自己有点新鲜感。例如,换本书看看,或者换个自己喜欢的软件和好看的本子写文章。
第二,计划下一个习惯。以作者的经验得出,当这一项计划完成了80%时,容易倦怠,但让自己提前计划下一个任务时,既能提高现在的行动力,又能让自己以崭新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一举两得。
总结一下,盲目的坚持很难把习惯养成,加上一些方法和技巧,会让自己事半功倍。
每天看书,写作,计划进行中……希望自己利用书中的方法,把这一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