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那天写完《永远的小年记忆》,点击发布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在过年确实没有什么感觉,好像是靠着回忆在努力支撑。是我麻木了还是老了,是我个人感觉还是大家的感觉。带着种种疑惑,又有些莫名伤感,把这篇文章转到了微信朋友圈,想看看大伙都是咋想的。不久,就收到发小的大段评论。
他挑出文章中的很多问题,他说我过年的民俗很多都有些忘记,他也感慨的确没有了过年应有的气息。发小的关注和指正,让我倍感亲切,那天我们聊了很久,聊得最多的是童年,是那最让人回味的年。微信里聊着聊着,勾起了更多的怀念。
“二十五,磨豆腐”。我仿佛又看到,乡亲们热热闹闹地团聚在豆腐坊。泡了一夜的黄豆装在各式各样的大盆里围着石磨排着长队,转圈的小毛驴戴着眼罩子显得非常搞笑。淡黄的豆浆豆沫子顺着石槽汩汩流下,接满一桶就倒到院角的大锅旁,豆沫较多的要倒在吊在大锅上那个的大棉纱布袋里。那个过滤布袋好像最神奇,常常吸引孩子都想去摇几下。架子下的大锅慢慢烧开,院子里弥漫着豆香。大人一喊“快来喝豆浆了!”大锅前挤满了小脑袋……点豆腐,虽说是技术活,但是浆水有点不好闻而且一点也不好玩。孩子们主要等的是那碗热腾腾的豆腐脑。雪白的豆腐脑半沉在碗里,放上调料,撒一撮嫩绿的葱丝香菜,浇一勺油汪汪的辣子,年味更浓了几分。
感谢勇哥告诫我写东西一定要严谨,
感动勇哥帮我印证了那久远的美好回忆,
羡慕勇哥还可以生活在那民风淳朴,习俗依旧的美丽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