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传B站猝死员工事件后的两天,终于等来了B站对此事的回应,也对猝死员工家属进行了道歉。
“B站给猝死员工家属道歉了”
“怎么道歉的”
“找另一个没猝死的员工加班道歉的”
舆论压力下,终于在长夜后看到一篇略显诚恳的致歉文。没有明说具体赔偿情况,只是提及已经和家属沟通好了善后事宜,帮忙处理员工的身后事。
“审核人员,今年扩招1000人,降低人均工作压力”,这句通告,是说现在的审核组正承担着原本至少应该要增加1000人的工作量吗?坦白来说,对于审核员工出台的管理办法,真的能缓解过劳猝死的风险吗?工作效能不能减少,宁可招聘人分担。别到最后是外聘实习生或者兼职人员,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正式岗员还是会超负荷。对于打工人来说,反感无偿996,更反感强制非工作时间硬塞居家办公。
这篇长文里还在努力强调他们安排了“每天8小时、做五休二”的春节期间值班安排...
还尝试用“值班”来混淆视听。
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里都没有过值班的定义。
一般来说,都是单位在节假日等出于安保、消防的需求,安排员工去单位留守,并且在过程中员工并未做任何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事才能算是值班。
只要春节期间做了与审核相关的工作,对不起,就别想往值班上面靠了。
所以啊,还是不要嘴硬了,当事人在春节期间就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加班。
B站这位兄弟2020年年5月入职,2022年2月离世,工作了21个月。之前也看到有一位23岁刚毕业工作1年多的小姑娘离世。审核岗员工真挺累的,愿善待。
其实不仅仅是审核岗位工作强度大,律师,审计,金融,运营,程序,HR ...... 很多岗位工作强度都很大,加班是常态。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就不断提高人效。
人效是什么? 人效就是员工的劳动生产效率。——人数、工资总额两个维度来衡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尤其是人力成本是主要成本的公司,提高人效就是企业赚钱的秘密武器。
审核岗这种24小时不能停的轮岗职位,是最容易被压榨的。
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人效就提高了,员工榨干了。
长期加班,健康得不到保障,脑出血/猝死就会频发。
说回来,B站提出两个方案:
1.增加人手+1000人,以降低人均压力
2.加强关注员工健康,加强内容组体检
怎么说呢,两个方案都是针对内容组的,属于哪疼就治哪(省钱模式)。
小编认为,B站事件应该再次引起社会重视。所有牺牲员工健康的加班的岗位都应该重视起来。
对于打工的人来说,处在长期加班的环境,要尽早逃离。
如果暂时不能逃离,公司提供年度体检,一定要去!公司没有体检就自己安排体检。
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都不去体检,或者真的就是太忙了,没时间去体检。
一个打工者的离世对于企业仅仅是一次公关危机,而对于家庭则是真正的痛苦开始。甭管怎么改善,对员工来说都要学会自我保护,工作强度也要适时调节。因为没人能真正为你的健康买单。
这种新闻看着总是让人心疼,人的一生到底会怎样度过,我们自己的儿女将来将如何生活、工作、养家糊口,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度过TA们的一生?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