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无聊。无聊的日子太多,都算不清楚了。因为无聊,所以需要找些事做。但是这个找事做,又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主动去找,一个是被动去找。主动去找,也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越找越有热情,一个是越找越没耐心。被动去找,也分两种情况,一个是被动做事,但不喜欢,一个是被动做事,但有些喜欢,甚至沉迷其中。今天我属于主动的找,越找越没耐性,整个人都浮躁了。或者说,我本来是浮躁的,静不下去,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浮躁,和做的事情本身没有关系。或者说,找的方向不对,所以做的事情不对,不合胃口,因此才浮躁了。
由此我想到了两件事,一件具有时代意味,一件具有神秘意味。前一件是,其实这种浮躁,并不是我个人的专属,它属于时代的特征之一,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所以我成了我们的代名词,我既是我,又不是我。后一件是,这种浮躁,和身体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和心理有关系。每个人在某个阶段,必有不开心的时候,这个不开心,和身边的事无关,和自己的心理有关。简单来说,就是莫名其妙的烦,就像女人到了更年期,只是它来得慢,走得快,大家不大注意,不像更年期那么持久。但是它分人下菜碟。有的人,它愿意多多光顾,待的时间也长。时间一长,这个人就会得些病,比如忧郁症一类的。忧郁症和外界没关系,主要是自己的过错。不过一说过错,可能有点言过其实,又有些夸大。而对另一些人,它来去匆匆,和暴风雨一样,山雨欲来风满楼,下完了,一阵山呼海啸,过去了也就好了。
其实最可怕的并不是它的存在,而是周而复始,让人没个奔头。就像一个人,得了病,治了变好,好了再发,反反复复,不光折磨自己,还折磨家人。最重要的是,它消磨心性,把人之为人的那点心性都磨平了,本来光滑光亮,现在可好,一片朦胧。这个朦胧不是圆润,而是失去了精气,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人活得浑浑噩噩。这不是什么褒扬人的哲学话语,实在是看透了一些人的生活状态。
因为有个周而复始,所以我们就得和它齐头并进。想不在一起都难。所以,我们既知道它的必来,又想法设法进行抗御。这种抗御,和人的天性有关系。人的天性是选择遗忘,又天性习惯顺从。所以对于那种莫名其妙的烦,时间一长,本身处于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状态,或者它来即来,根本不当回事。不和它计较,不和它找别扭,那么两个人都相安无事。这在道家,属于道法自然。如果你不愿这么做,非要花大力气进行抗御,那么最终怕是会得病,比如忧郁症一类的。
话说回来,这种浮躁倒不是没好处,它繁荣了艺术,丰富了生活,编织了误会,刺激了消费。可见,一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