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免总要感慨为什么有的人会这样?我明明对他/她很好,可为什么事情的发展趋势却越来越不尽人意了呢?为什么有的人求自己帮了10次的忙,自己帮了9次唯有一次没有帮忙,最后却落不到好的结果呢?不防来听听我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搬去了一个新的村庄,他希望自己可以与邻里相亲有良好的关系,于是在他搬去新的村庄开始,他就每天清晨帮大家打好水,收拾好院子。刚开始大家还对他感恩戴德,慢慢的大家见到他只是寒暄几句,时间久了后来只是见面点头而已,最后大家已经无视他的存在了。直到有一天,大家早晨起来后发现没有水可以用,院子也是杂乱不堪,大家开始意识到他的存在了,几乎每家每户都开始抱怨,甚至怨气冲天,拿着一些工具就去他家找他,像是寻仇一样。结果,到了他家才发现原来他生了一场重病已经有些人事不省了,但是并没有人在乎他去照顾他,结果就显而易见了,那个人最终死掉了。故事或许会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当然我也只是听来的。
或许,你读完之后会感到很诧异。为什么明明那么好的一个人却落得了这样的下场,这是不科学的啊。但是,事实证明恰恰相反。说到这儿,并不是鼓励你不去做一个好人,而是应该学会怎么做一个好人才不至于与故事的主人公遭遇一样的对待。
他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久而久之其他人也就对此感到麻木了,不会再对此抱有极大的感激之情,反而会认为这都是他理所应当去做的。但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我想如果三观没问题的话应该都不会这么去想吧。如果,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的话,相信考过教师资格的宝宝们应该都听过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就是新增加的刺激量与原来刺激量的一个比值,由此我们也可以计算出韦伯分数,而韦伯分数越小,感觉也就越敏感(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那么,放到这个故事里我们该如何解释呢?首先,我们把主人公每天都做的事比作原刺激量,然而在这个故事里不但没有新增加的刺激量反而突然某一天的“罢工”变成了负的刺激量,这样所得出的比值也就是韦伯分数变成了负数,从而引发了村民们各种不满的情绪,所以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何主人公会有那样的遭遇了。现在,提一个问题,A的收入是3000,而B的收入为10000,当老板决定给他们一人1000的奖金的时候,你们认为谁更容易满足一些呢?
如果,这篇文字我表达清了我的想法,也希望可以帮到你们一些。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或是薪酬设计、商品优惠等我们究竟要做多少才能让人感觉到不同呢?个人认为,韦伯定律在多数的人际交往中还是适用的,因为除了生死是大事,其余的应该都还好。一个人或许会在生理上久而久之习惯另一个人的好,但我想如果接受的一方是个拎得清的人就不会有帮了9次,第10次不帮而成为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