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至,又到了吃枣的季节。有的枣口感蓬松,有的爽脆,有的酸,有的甜。我偏爱蓬松爽脆甜的,这刁钻的口味,都是老家的那十几棵枣树给惯的。
有时我觉得自己是没有故乡的人。母亲回老家待产,我出生后在故乡长到八个月,母亲便带着尚在襁褓中的我,回单位上班了,之后父母的单位几经搬迁,他们到哪里,我就在哪里。从此故乡便山长水远。
五岁左右,母亲带着我回过一次老家,还记得年幼的我冲着一位牵着牛的老伯喊,臭农民!母亲震怒,动手打了我。此外,幼年对故乡并没有别的印象。
初中回老家的中学读书,才算是对故乡有了真正亲近的机会。当时老家的房子还在,我还由几位本家的亲戚带领着参观了祖屋,几间瓦房因为没有人居住已经开始颓圮破败,曾经在里面油盐柴米酱醋茶的人们都已经离开,爷爷奶奶多年前早已去世,他们的坟就在祖屋墙外;他们的儿女们都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散落在他乡,只在逢年过节回来为他们献上薄祭。
亲戚叔伯还指给我看,说当年你爷爷吃饭就坐在堂屋八仙桌的这个位置,他老人家脾气可是很大的,你家规律也多,可唯独你妈不怕他,敢跟他理论说道;这个门槛,你妈就爱坐这跟别人聊天,她那个脾气,啧啧……
然后,我就看到了那十几棵枣树,当时是初秋,已经有不少青色的小枣藏在茂密的枝叶间,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
枣树是爷爷奶奶亲手所植,就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里,在亲戚们的描述里,我渐渐清晰地在头脑中勾勒出了爷爷奶奶侍弄枣树的场景。
冬天刮树皮防虫害,春天松土施肥耕翻整修,夏天枣树下亦可遮阴乘凉,闲话家常时会说,秋风一起,枣子红了,打了大家都尝尝……据说当时整个生产队的枣子就数我家的最好吃,多少人讨了种子去种,种出来也不是那个味道。
世间事大抵如此,有多少诀窍呢,比别人更用心而已。我家枣树的蓬松爽脆甜里有多少爷爷奶奶汗水呢?没有了他们的照料,枣子的味道又如何呢?
那年中秋之后过了没多久,本家的亲戚们送来了第一批成熟的枣子,那是我想象中的味道,是大家一直念叨的全生产队最好吃的枣子的味道,是爷爷奶奶亲手种的枣树接出的枣子的味道,蓬松爽脆又甘甜。
这年的枣子陆陆续续吃到了初冬,过年祭祖的时候我又特意去看了看那些枣树,叶子落光了的枝干很突兀的支楞着,一点也不像会接出美味枣子的样子,亲戚们依然刮了树皮来防止虫害,树干的斑驳让它们在寒风中显得有点不知所措,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春天快要来了,你们也会好起来的。
第二年秋天不到,我就转学回了父母单位的子弟校,老家的枣也就从此无缘了,真的再也没有吃过。几年后,祖屋因为无人料理,房子全部坍塌了只剩屋基,荒草渐渐爬满残存的篱墙,听说那些枣树年年都丰收,好似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时至今日,我对故乡也并没有多么亲切复杂的感情,也从不觉得不觉得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只是我想,一切终有源头,人生不就是一场回溯。就像此刻吃在嘴里的枣,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