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抓紧时间补课,说出来这个话就有点难为情了,因为前期由于自己拖延,弄丢了很多听课的时间。补课之后,再能归纳总结一下,不辜负老师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不辜负自己在学习层次上的提高。开始了新的一门课《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的学习,现将前两节听课的感受归纳总结。
韦老师课堂的特点就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变成独立的思考者,让学生对心理技术的掌握能做到知其一、知其二、知其三,就是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他不希望我们只是为听课而听课,希望大家如他那样,会技术、懂理论又能创新技术。他所讲的心理技术学中卖豆浆的比喻,深入浅出的把各种心理学技术如“戴高帽”(又称热板凳),我们不仅要会用,更要明白其理论基础实质是一种积极品质培养技术,而不是积极情绪的训练技术,是积极心理学在实践中的运用技术,这一技术就比如是豆浆,其背后的积极心理学理论才是豆子,而心理技术学就是豆浆机。心理学界有多种理论流派,也有好多种技术,如果我们只是学会了技术,不知道背后的理论基础,就很难做到举一反三,甚至用了很多年的技术,但讲不明白其背后的理论和文化底蕴。我们不能只做技术的搬运工,更要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去创新技术,在不同的团体中会选择使用各种技术,更要会创造心理技术。这才是一个咨询师学习的根本目标。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必东奔西跑的到处去学技术了,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解构技术、重塑技术、驾驭技术的能力。韦老师举例向来是清晰明了接地气的,我们做心理咨询实践的人,虽然不是生产豆子的人,但必须是会做豆浆的人。
再者是对什么是心理成长的解读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赵玉梅老师认为心理成长就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指能够做到三个和谐相处:自己与自己和谐相处,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自己与环境和谐相处。做到了这些,就是人心向善、人性向上的表现。杨耘老师认为心理成长就是一个越来越年轻的过程,就是变得象一个婴儿用纯净、干净的眼睛看待世界,认为世界是好玩的、让人惊奇的,对身边的一切没有指责和抱怨,浑身散发着年轻的气息。玲姐认为心理成长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是无形有而不是有形的,是觉察的而非不觉察的,是自我超越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巅峰体验,最终成为由内而外、散发着阳光、灿烂和美丽的自己。周昱老师认为的心理成长分为三个层次,敢于直面真实的自己,不给自己耍赖;敢于挑战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敢于抽筋拨骨,解构自己、重塑自我。听他们解读时,我也想到自己认为的心理成长,就是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和局限性,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重新建构一个新的自己,是一场拉锯战的过程,不知不觉中发现了自己的改变,收回伸出去指责他人的手,向内走、向心看。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他会多少技术更为重要,心理咨询师能走多远,才能带领来访者走多远。德、道、术,对咨询师来讲,是有先后顺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