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结婚了。望着彼此身着婚服的样子,他们都有种这个场景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然他们都是第一次结婚,更是第一次穿婚服。
他和她的相识,正是在一场婚礼上。他是伴郎,她是伴娘。
她挡新郎的架势和爱玩爱笑的性格使他印象深刻。他为新郎挡酒当仁不让的酒量惊住了她。
不久后,新娘子说,要为她介绍对象,正是当伴郎的他。
两人再次见了面,互相有印象,感觉还不错,于是进入考察了解阶段。
他每天发信息过来,她看到了就回一下。有时候忙,打开微信,也是先回工作上的信息。而她,从来不主动发信息给他。
他很郁闷。他感觉她不似婚礼上的活泼爱笑,好似矜持高傲了。
她也很郁闷。她感觉他不似婚礼上的豪迈爽朗,好似内向寡言了。
两人聊着聊着没什么感觉,就没怎么联系了。
再次见面,是在KTV里。一群人喝酒唱歌掷骰子,聊天都要凑近耳边吼。
她迟到了,被众人抓住罚了三杯。她笑着,咕噜噜喝完,也并不点歌,一旁坐下。
他在她身旁坐下,笑着说:“酒量不错啊”。
她疑惑地看着他。
他凑近她耳边,鼻尖隐隐约约闻到发香,又吼了一次。
她笑着摆摆手。
酒量好的她倒了。
他在自告奋勇送她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她摆手不是因为她谦虚,而是因为她真的不会喝酒。估计头先那三杯,她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扛下来的。
第二天,在以交往为目的的前提条件下从不主动发信息给他,如今也许久不联系的她,发微信跟他致谢。
也是应该的。昨晚他一同护送的还有他们一起参加过婚礼的新娘朋友和新郎朋友。新郎朋友喝酒了,不能开车,他就顺道送新婚夫妇一趟。
新娘朋友跟她说,她喝醉了,特别事儿,直嚷嚷,一点都不省心。一会要唱歌,一会要下车,一会要猜拳,一会,就吐人家车盖上了。
她特别惭愧,又特别丢脸,做了好多心理建设才敢发信息跟他道谢。不管怎么样,他送她回来,她还弄脏他的车子。
她发了个红包,他没点。
于是他们两就坐在餐厅的餐桌上了。
慢慢的,她发的朋友圈,他经常去点赞评论,而且文风很活泼幽默。
她是个容易被调动情感的人,她回复的,也很活泼幽默。
渐渐的,他会发微信问说她昨天发在朋友圈的电影好不好看,某某地方的菜好不好吃。
她会发微信请教一些他专业上的问题,红包照例是没收。当然餐桌上,她也不用买单。
两人就像朋友一样相处着。
他发现她又是爱哭爱闹,活泼平和的她了,她发现他又是爽朗幽默,大方义气的他了。他们两竟然在某天忽然觉得,对方不错。都想不通当初为什么没有在一起。
当爱情是爱情的时候,情感难免夸张,一夸张,就容易变形。
在友情面前,人会平和很多,自然感情的流露更为纯粹,更接近你自己。
他和她,因为以为是爱情而分开,又因为友情的奠基而在一起。他们曾经在爱情里作过,因为不作的友情里显出更自然的自己互相吸引而在一起。
在爱情里,我们矫情着,苛刻着,很多事情少了容忍谅解之心,只想着“你既然是我伴侣,就该怎么怎么样”。可是对于友情,我们从不多加要求什么。
爱情比友情多了更多情感。多了甜蜜,也多了苛刻。可是,爱情里,也应该有友情的宽容和友情的自在啊。
很多人一旦成了夫妻,就好像只有这一层身份,可是偏偏,这个身份只为彼此所有,无法借鉴,无法从别处得到更多经验。不懂该如何处理这个身份,于是有了爱憎恨,怨别离,求不得。
夫妻首先是朋友,夫妻还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