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一个建筑设计行业从业者,但自己却一直对经济学抱有极大的兴趣。太过专业的经济学大部头读起来着实费力,所以闲暇时会挑选些读起来轻松自在经济学读物以增加自己的经济学常识。我骨子里一直坚信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也是哈耶克经济学观点的追随者。所以当看到苏小和的《我的自由选择——经济学像诗歌一样美》的时候,一样子就被这个标题吸引住了。所以当即购买了电子书,利用一周的时间读完。
上卷“你为什么不忏悔”,主要是从当今的经济态势和公共政策入手,有明确的切入点和自己的价值判断,大多都挺“正确”(“正确”在此的含义是:他的论据是可以论证这个论点的)。其中一些观点,我个人认为很中肯,他揭露了时下很多“看起来很美”的现象,指出其中的“吊诡”之处,然后回到经济学常识,证明了这样有违市场规律,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概言之,就是政府不要操控市场,让市场充分自由竞争,根据其自身规律达到美妙的均衡。对此我很认同,作者看到了制度的缺陷和缺失,不过,他没有在公共领域提出可操作强的建议,但这算不上美中不足,作者站在他的立场,并没有必要给政府画好路子,况且他亦不能。他只能道明立场,说请常识,指出市场需要及改革方向,却不能切实干扰到公共政策议程。这也是时下中国的问题之一,没有三角形的利益相关者关系,没有能与政府抗衡的力量,所以,这一切改革,主导者还是政府,只能靠政府的认知来改革,并不能令其根据行政相对人的需求来提供服务。不过,作者已经充分论证了这样的状况是危险的,这样的行为是短视的。读这一卷,我不由得想到——“你为什么不害怕”?政府、企业、人民,当违反规律与常识的“报应”到来,谁可独善其身?
下卷“你为什么不怀疑”则是探讨某些经济学家及其理论、主张。在这本书,我很激动地发现,作者终于用经济学常识之矛,刺伪常识之盾,结果显然是伪经济学一击即破。作者对经济学家及其主张的评论客观而公正,这点很直接地引起了我深入了解他们的学说的兴趣。而后面那几篇看似不相关的文章,我认为是作者自由选择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毕竟,学问与生活,本就应遵循一致的观念,真理从不会和生活脱离。
一个人如何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一方面保持锐利的怀疑与批评,一方面顽强地坚守个人生活的丰富与尊严,这本书应该是一个鲜活的见证。也是一种与经济学有关的美文。如果说诗歌的终极目标,是呈现人性的丰富性,那么经济学的终极目的,就是从人性出发,追求所有人的福祉。苏小和的这本书,弥漫着优美、纯净的诗意,也弥漫着来自经济学层面非常决绝的理论勇气,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经济学美文,以至于让人不得不感叹,原来经济学像诗歌一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