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中国而言是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对于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对于上班一族的我们对于社保这个话题又知道多少呢?
首先社保即社会保险费含哪些内容,小薇在这给大家简要梳理了一下:社会保险费是指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当中,雇员和雇主按照规定的数额和期限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缴纳的费用,它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最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以及生育保险费。就是我们常规说的五险,一金即为住房公积金。
社保缴费基数也叫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依据。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应缴社会保险费。
社保缴费基数是以上一年度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300%为依据的。以2018上海的社保基数为例,上海市2017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是7132元,社保缴费基数的范围:7132*60%=4279~7132*300%=21396 即4279~21396。4279是最低缴费基数,21396是最高缴费基数。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上海是4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缴费基数和最高缴费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国企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费基数。
据上海市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新消息公布:根据经济水平发展及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对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社会保险基数进行调整。
按照国家要求,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并以此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从2019年5月起,本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标准按24633元/月和4927元/月执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19年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年度顺延至2020年7月1日。2020年度缴费比例与2019年一致。
注:社会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根据上海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相应确认。
2019-2020年公司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公司或业主缴20%,个人缴8%
医疗保险:公司或业主缴9.5%,个人缴2%
失业保险:公司或业主缴0.5%,个人缴0.5%
生育保险:公司或业主缴1.0%,个人不缴
工伤保险:公司或业主缴0.1%,个人不缴
补充-残保金:公司或业主缴1.5%,个人不缴
2019-2020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28%
医疗保险:个人缴纳11.5%
失业保险:个人不缴
工伤保险:个人不缴
生育保险:个人不缴
补充-残保金:个人不缴
2020年开始
1、社保缴费基数大调整
相关文件要求推动社保卡在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实现人社信息共享复用、业务跨省“一网通办”,解决群众痛点问题,提高服务效能。
本次调整的对象是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此类参加养老保险人员, 可在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这将大大减轻低收入人员负担
社保需缴满15年,到退休时才可正常享有养老保险福利。之前很多没有缴满的,可以通过一次性补缴。
而2020社保新规,不能随便一次性补缴社保了,但这3种情况除外: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到60岁的时候,可以一次性补缴,不然领不到养老金,但最高的补缴年限不得超过15年。
(2)企业没有按时按足额给员工缴社保,员工可劳动维权,要求企业补缴。
(3)离职后,社保断缴不超过3个月的,一般都允许补缴,但超过6个月就不一定了,各地政策不同,社保最好不要断,会影响买房、落户!
2、社保、公积金需同时缴纳,否则违法
新规之前,五险一金,社保(五险)是国家强制缴纳,公积金不做要求,所以很多企业,为了控制支出,只给员工交五险不交公积金
2020社保新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属于强制缴纳范围,以后社保、公积金必须同时缴纳!
五险一金是员工的合法权益,不按规定缴纳的企业可进行投诉或举报。
3、五险变四险,生育险纳入医保
2019年3月月1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国办发〔2019〕10号), 意见指出,2019年底前实现两项保险合并实施
这个对我们职工没啥影响,依然享有生育期间的各种福利政策,只是生育险的各待遇改为职工医保基金支付;对企业而言,少了一道参保手续,企业相对便利。
4、居民医保个人账户2020年底前取消:前段时间,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当中有一条规定: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 ;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
取消的是居民医保个人账户,跟职工医保没关系:文件当中所指的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家庭)账户,与人们通常理解的医保个人账户并不是一个概念。提到医保个人账户,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的都是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统筹管理,分成2个帐户,即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
其中个人账户专门用来存储参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和用人单位缴纳的按一定比例划入的资金。这个账户中的钱都属于参保人自己,可以用于报销之外的医疗费用,如在定点药店购药等。
而对于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账户,很多参保人根本没听说过这回事。确实,很多地区的城乡居民医保根本就没设过个人账户。
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不受影响,医保个人账户从未清零
前两年,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为城乡居民医保的过程中,原新农合、原城镇居民医保中有个人(家庭)账户的,也带进了城乡居民医保。
有的地区在统筹城乡居民医保的过程中,设置了个人(家庭)账户进行过渡。因此,现在部分城乡居民医保中也有个人(家庭)账户的存在。所以,这则规定仅是涉及很少的一类人。
5、养老金要用社保卡来领取
人社部办公厅2019年已经公布《关于在养老保险工作中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的通知》,这份文件明确要求了,在去年6月底前,实现新增退休人员使用社保卡领取养老金。
另外,通知还进一步要求,去年底前,基本实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使用社保卡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也就是说,以后养老金的领取都是要使用社保卡了。这对于习惯了存折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老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备注:以上资料依据相关文件整理,主要针对上海,各地不一致可查阅当地人社官网或国家社会社会保险公共平台。
码字不易,欢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