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庭在A公司做销售主管,一直以来,他所带团队的销售业绩都名列前茅,每次评比,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
另一位和他的业绩不相上下的销售主管是宋菁。
宋菁进入公司的时间比龙庭晚一些,但她所带团队的业绩一直稳步攀升,和龙庭的团队旗鼓相当。
龙庭和宋菁棋逢对手,既相互欣赏,又龙争虎斗,总希望自己团队是销售业绩是最好的。
有一段时间,销售总监的位置空了出来,公司决定晋升一名销售主管。
毫无疑问,这个机会,要么给到龙庭,要么给到宋菁。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有一天早上,龙庭先去和客户会了面,然后才到达公司。
路过总经理的办公室的时候,龙庭看到总经理正在办公室里面和宋菁谈话。
龙庭想,总经理可能在询问她最近的工作进度,也没太在意。
但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龙庭突然意识到,今天一整天,总经理好像就只找了宋菁谈话,没有找其他销售主管谈话,也没有找自己谈话。
第二天中午,龙庭去食堂吃饭,看到总经理和宋菁一边聊天一边往二楼走去。
通常,公司中层及中层以下的员工都在食堂一楼吃饭,经理级以上的高层在食堂二楼吃饭。
龙庭不禁心生疑惑。
午饭之后,他立刻回到公司查看最近的销售报表,然后发现,近期他的团队的销售业绩比宋菁团队的销售业绩排名在前。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总经理和宋菁走得这么近,莫不是想要让宋菁升职?
他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嫉妒情绪,想要飞奔进总经理的办公室,质问他为什么选择晋升宋菁而不是自己。
这时候,龙庭的思维可能是这样的:
昨天总经理单独找宋菁谈话,今天中午又和宋菁一起吃午饭,他肯定是想要把宋菁晋升为销售总监。
但是,从事实来看,目前我所带团队的业绩是领先的啊!总经理为什么不考虑我而考虑她呢?
难道宋菁用了其他什么伎俩吗?或者是总经理和宋菁之间有亲信的关系?这里面一定有黑幕。
总之,如果公司让宋菁升职了,那对我就太不公平了!
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作为旁观者来看,觉得毫无意义。
但很多情况下,你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可能也会不知不觉的产生类似的想法。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本能,会让我们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现状和思考问题。
如果你能够觉察到自己正在体验的感受和情绪,然后追溯原因,找到产生这种情绪的思维模式,再通过主动的审查、分析和重构,也许你就会发现自己思维中的漏洞。
比如,当龙庭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的时候,他可以采用“解剖式”思维工具:
先了解自己陷入到了什么样的情绪中,
然后再挖掘出导致这个情绪的想法,
接下来,从客观性、关联性、其他可能性、预测性这四个角度,来对这个想法进行评估,
这样,你就更容易看到事情的全貌。
龙庭:我刚才陷入到了愤怒和嫉妒的情绪中。
导致这个情绪的想法是:我认为总经理想要晋升宋菁为销售总监,我觉得这对我不公平。
客观性的角度:
公司有没有宣布让宋菁成为销售总监呢?——没有。我头脑中的想法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
关联性的角度:
我只是看到总经理和宋菁单独谈了一次话,单独吃了一次午餐,就判断出总经理想要晋升宋菁,这个判断是不是太武断了?
其他可能性的角度:
也许,宋菁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难题,需要总经理的协助?
也许,宋菁的团队要发生一些变动,所以总经理需要提前跟她聊一聊?
预测性的角度:
公司要晋升销售主管,肯定会考虑很多因素,包括这个销售主管的销售能力、带团队的能力、抗压能力、品牌思维等等,并不会仅仅局限于销售业绩这一个因素。
所以,如果我想要晋升的话,应该先了解公司对销售总监这个岗位的要求和期望,然后再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而不仅仅是在销售业绩上和宋菁一争高下。
这就是“解剖式”思维工具。
无论何时,当你发现自己在短时间内陷入到负面情绪中了,都可以用“解剖式”思维工具来重新评估你的想法,反复练习,直到你发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回到开头的那个故事。
那段时间,有个猎头公司找到了宋菁,给她推荐了另外一家公司(B公司)的职业机会。
B公司给出的职位是“营销总监”,提供的待遇比宋菁目前的薪酬福利好得多。
宋菁去参加过面试,在面试中,和B公司的总经理志趣相投,相谈甚欢。
龙庭看到公司总经理和宋菁单独谈话的那一次,其实是宋菁去向总经理提出离职。
面对业绩优异的宋菁,总经理自然是想再三挽留。
但是宋菁去意已决,所以,尽管总经理跟她聊了很多,但她依然决定离开A公司,加入到B公司,只是承诺会在离开之前,做好工作交接。
因此,没有了竞争对手,龙庭顺理成章就晋升为了公司的销售总监。
这样看来,龙庭之前在头脑中产生的各种猜测,以及根据这些猜测所产生的情绪,各种思前想后和顾虑重重,其实都是杞人忧天。
你现在也可以简单尝试一下,运用这个“解剖式”思维工具,体验一下它的运用效果,也让自己快速实现学以致用。
运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回想一种你体验过的非理性情绪感受(愤怒、痛苦、焦虑、仇恨……等等)
第二步:当时这个情绪是由什么样的想法导致的?
不要关注于让你产生情绪的那件事情,关注让你产生情绪的那个想法,找到它。
第三步:从客观性、关联性、其他可能性、预测性这四个角度,来对你当初的那个想法进行评估。
(如果能写出来,效果更好)
第四步:重新回到当时那件事情发生的场景中,体会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如果你认真的做了前面三步,当你走到第四步的时候,你会发现,再次回到那个场景中的你,已经能够理智客观的看待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并且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