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儿童立场的教与学》心得
4月20日上午,聆听了郑州金水实验小学宋君老师的精彩讲座《儿童立场的教与学》,每次聆听名师讲座,都是一次提升,也许我们都摸不着、看不到。但它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是对我们精神的洗礼。
宋君从一次交流带来的震撼、一次谈话带来的收获、一次访谈带来的思考、一次讲课带来的收获四方面给我们讲述了教师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才能倾听到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才能有效读懂孩子们的思维,让课堂绽放精彩。
宋老师结合同行教师和自己的特殊教学案例。一一给我们展示了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使我们在聆听的同时,内心也在深深地反思自己。我们要有耐心地倾听完孩子们的想法,上课时间不够,下课可让孩子接着说,你的赞同会给孩子莫大的鼓舞,那种无以言表的神情,让你终生难忘。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真正找到学生的想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宋老师说:“我的课不一定好,但我一定有自己的思想。”他说自己有个特点就是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听他讲《圆的认识》,让我对圆又有了新的认识,他只用了一张钉子图,就把圆的认识知识点讲的清清楚楚、透透彻彻,了不起,佩服!与华应龙老师的《圆的认识》相比,真是名师间的同课异构,异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没有深入细致的去探究,去思考是不会呈现出如此优秀课堂的。
印象最深的课还有《求最小公倍数》,太有意思了。通过把小动物的身体和尾巴分开,用两个多边形表示,然后用“转动尾巴,第几次能转回来?”问题的设计,极大地勾起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多边形的边数也是精心设计,像8与5、5与4、8与4、6与4、8与6,分别呈现了两个数的互质关系、倍数关系、既不倍数又不互质三种情况,构思巧妙,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勤奋的学员们。还有一节《相遇问题》的同课异构,宋老师在吃饭闲聊时发现别人的构思跟自己的一样,而且人家还都磨课半年了,第二天还是人家先讲他后讲,不公平、不行,这其不乏然无味了。晚上回到宾馆重新进行构思设计,功夫都不白费。第二天听完那人上课之后,宋老师像孩子一样甭提有多开心,因为那人讲的很糟。而自己与他相比,新颖独特,与众不同,心里一阵窃喜。想想宋老师这样的名师也和大家一样挺可爱的。最后,宋老师抛给大家一句话思考:你教给孩子,孩子就一定会了吗?想想真是。今后,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有效的教与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岳老师最后总结“能引起学生深度思考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非常感谢宋君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接地气的精彩的讲座,使我又一次饱食了一顿精神大餐,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