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典美育 | 课题-孤独行者梵高(1年级 2018.6.1)

一【班级】:

  绘写生活班

二【代课老师】:

    小鱼儿老师

三【年龄阶段】

    6-7周/1-2年级

四【国家纲要】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五【孩子心理发展特征】

■ 小学一年级

认知特征:开始逐步形成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特征:孩子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一时可能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依赖老师。

沟通重点:此阶段,以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怎样愉快地学习。和孩子谈谈他在学校感到不习惯的地方,针对性引导他做出相应的转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 小学二年级

认知特征: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强。

沟通重点: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家长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图式期(6-8岁)

(概念化期、主观表现期……)

特点:重复画喜欢的对象、但注意装饰区别;会以省略或夸张改变符号,来表现某种经验;会因重复得到装饰效果。

人物:有明确的人物概念及表现,无一定比例,视情绪而定。

色彩:注意用色与实物的关系,但会因情绪改变固定颜色。

空间:以地基线表现空间;画面形象无重叠关系,但有明确的空间次序;主观经验表现、展开式、平面与垂直混合表现、X光透视画,不同时间事件同时表现。


————————————

六【课程主题】

《大师赏析——孤独行者梵高》


七【完成课时】

  2课时

八【课程目标】(3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梵高的基本介绍

2.梵高的作品特点

3.学会用梵高的绘画方法去临摹梵高的作品《向日葵》


过程与方法:

1.电影导入,启发式教学

2.老师ppt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美术5大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通过本次课程的引导绘画,培养孩子对我国特色文化的理解,集中5大素养中的【审美判断】

2.通过认识大师,了解大师的精神世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对生活的另一种解读以及热爱

 

九【课程准备】

电影,油画框,画家,画笔,报纸,丙烯颜料,铅笔,水桶,吸水纸等

十【课程难点 | 重点】

重点:认识了解大师

难点:笔触,色彩的表现

美学元素:笔触

十一【课程步骤】

1.签到 | 穿戴围裙

2.积分管理 | 锦囊是否完成等内容

3.前期导入 | 播放电影《至爱梵高》片段

  了解梵高作品的特点,自己自我的感受,并表达。

4.知识疏导

| 一 | 梵高/人

①荷兰/后印象

②梵高的基本介绍,生平

③作品赏析


| 二 | 画面

笔触/环境色

4.局部示范

5.孩子练习基础造型

9.正式创作,过程教学

10.完成作品,相互评析,自我总结。

11.绘画工具归位,提出上课要求,养成自给自足好习惯。

——————————

①先用电影导入本节课——至爱梵高(感兴趣的宝贝可以在家继续看完哦)

      这部启动于2012年的动画影片,完全取材于梵·高的120幅原作和800封信件,通过30位绘画师以梵·高风格的油画再现,让梵·高的20位画中人对着镜头讲述画家的生平,试图探索梵高的精神世界与死亡之谜。

    整部动画,由56800幅油画构成,每秒12帧, 每秒12幅油画,整部片长80分钟,整部片制作花了三年多时间。

②让宝贝仔细观察片段中的特点

    小笔触

③ppt导入——知识点

    荷兰

    后印象派画家-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带入作品中

  小时候父母对他的影响比较大

  19岁之前作品-黑白

  和弟弟住一起:黑白-彩色

  和高更在一起:①创作了向日葵

                              ②割耳事件

    美学元素:①色彩对比强烈,鲜艳

                      ②小笔触

④进行创作

向日葵是梵高的系列作品.他画《向日葵》时,精神异常激动,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给他一种温暖的感觉,使他內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厚重的笔触画面带有雕塑感,耀眼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引起人精神上的极大振奋。

      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单纯和粗厚中却又充满了灵气和智慧。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世界中,

      通过学习艺术大师,了解这些艺术大师他们是如何画画的,可以提高孩子的眼界。开阔孩子的眼界的时候他会发现:哦,原来很多很厉害的人物,他们是这样画画的!用这样的艺术形式,用这样的材料,孩子的脑子里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不是为了让他临摹,也不是为了让他去模仿。为了让他知道这些可能性,从而发挥自己更多的东西。

      其实大师赏析课,我们要给孩子提供的是每一个艺术大师看待世界的不同的角度。我们教给他知识也好,教给他看世界的角度也好。这其实就像是在孩子的脑袋里给他建立一个银行库,不定期的给他存一笔钱,慢慢的吸收多了以后,孩子就可以不断的转化出来,为他自己所用。

      比如孩子今天想表现星空,忽然想到梵高的笔触,特别适合表达今天的这种感情。但是孩子也不想这样,可能还要结合一些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东西。是不是这样的理解再加上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就出来了一种新的东西。

      梵高的作品中融入了深厚的感情,融入了他对于生活,对于自然的无限热爱,我想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价值连城最主要的原因吧。

周六下午班作品赏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六晚班作品赏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日上午班作品赏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日下午班2.30作品赏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日下午5.00班作品赏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