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个很素的封面。灰绿色的背景上面是一个类似于钢笔勾勒出来的握着笔的手,下面的两行字,唯一只认识“书”和“册”两个字。这样的设计风格,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渲染夸大,给人以“充满理性”的感觉,这是我喜欢的style。
不过它的背面更出乎了我的想象:没有一个符号,一滴墨,仅仅是背景色。书的侧面才有了我所认识的汉字《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著作。
在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年代,阅读是我发现的唯一出路。正如学校宿舍楼挂的不知道谁说过的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像跟很多高尚的人对话。确实,阅读给了我们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给了我们更加开阔的思路,给了我们更多实用的方法,给了我们用那些牛X的精英甚至伟人的方法来实践、推进自己的一生。
从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到秋叶大神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还有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从基础阅读、检视阅读、主题阅读,到拆书、边读边写,我曾贪婪的大口咀嚼关于读书的方法,每每慌慌张张、亟不可待,还没学到些许皮毛,就去匆忙实践,还没等一本书读完,那些所谓的方法理论又抛之九霄云外,读书的方法又回到旧石器时代——呼噜呼噜读一遍而已。看着封面,似曾相识。
在追求知识道路上,有这样一类人,总期望在短时间内占有大量的知识,因而什么速读法、秒读法应需而生。很不幸,我就是这类人中的一员。不过,也还算幸运,我已经醒悟到,就我个人具体实践来说,速读类的方法,收效甚微。所以,这一次,我打算慢慢、慢慢地读。我找了个证据来支持自己:过短的阅读时间会导致较少的思考,而较少的思考不利于脑神经链接的形成。尝试过速读的朋友,可能会感同身受。
生活、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类于此。试问自己:我们在追求捷径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走了一些弯路?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急功近利?网络上有个知识红人,“明目张胆”宣扬自己的读书功利论,很多小伙伴颇有共鸣,如影追随,期望短时间就成为“大师”,可以迅速著书立言(很惭愧,当时我也是其中一员)。不仅在读书上,在工作中,在生计上,“功利”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也无处不在。在撞得遍体鳞伤后,我们不免要问:怎么好多事情跟老祖宗教训的一样,“欲速则不达”呢?
昨天听逻辑思维,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可能也可以解释这个疑问。大概意思是:“人类进化的实质是基因的突变与当时环境情况的匹配。并不是每一个突变都适应环境,适应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迁移到短短人生的个人身上来说,我们的成长,就是自我改变与当下环境的匹配。自我改变是可以受主观意识控制的,因而个人成长相对于人类进化有一点不同,就是允许“试错”。基因突变后的状态很稳定,不适应就是不适应,会直接面临淘汰。而我们的自我改变、自我革命,如果发现没有能够与当下时局相契合,我们还有机会尝试再做改变。
所以,期待《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成为启动阅读改变的催化剂,让我由“功利”到“宁静”,如止水般的进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