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奶声奶气的小孩儿捻着白白的面粉问他的祖母:这个斋果做出来有什么用啊?
在我的家乡的那些岁月,有那么一种特别的吃食——斋果,它长相平平,是用最常见的面粉和糯米粉以适合的比例做成的食物,它的外观像是寺庙宝塔一样的形状,白白的外表祖母总是习惯点上一点红,也讨个好彩头,喜庆。
这种吃食的意义非比寻常,平常人家不会做也不会吃,作为一种供奉四面八方神明的果品。尤记得在我高考前几天的时候,祖母又捏上了几份斋果,爬上那她老是抱怨太高的楼顶,虔诚地将祭品举过头顶一拜,一拜又一拜……求保佑她的小孙儿。也会在一年家庭里的人身体都安康的时候,拿上几个斋果,感谢神明。每次她的小孙儿帮她端上楼顶时抱怨她迷糊,这个没有用的。她总会乐呵呵的:有用的,有用的,土地爷爷会尝到的…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也有着一方神明佑护。祖母平凡的生活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敬拜中度过不知觉已经变成一种信仰,一种生活的态度。老话一句一句地提,老事一遍一遍的过,似乎是老一辈的乐趣。
越过了时光,仿佛我看见了一扎着大黑辫子的少女在跟着老母一起捏这斋果,问着和我一样的问题:这个真的有用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