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生活系列记录(二十四)

                                                      ——有一种思维叫“想当然”

                                                                  作者:奉法如天

                                                                   2022年3月28日

        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说这样的话,心想事成。就是说只要心里想着这件事情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因为心里想着,这是一种愿,如果能够以一定的形式去实现这个愿,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这个愿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心想事成。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心想事成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有时也不容易变为现实。

        由于在实现愿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或者困难,所以真正要实现心里想的事情,那是要经过很多的努力,并且有时也不一定能够实现这个愿望。

        由于这种心想事成的思维发挥过了头,就出现了一种“想当然”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原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为数不少的人们相信保健品可以让人强壮起来。

        于是,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都纷纷开始买保健品,为了让自己返老还童。那些保健品的销售员也都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就是用了这种“想当然”的思维方式,来引导这些上了年岁又没有判断力的老年人。

         那些销售人员说这个可防衰老,于是这些老年人听说可以防衰老便纷纷掏出腰包里面的钱,大把大把地给了这些卖保健品的人;这些销售人员说这个可以降血压,于是这些老年人又纷纷把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钱慷慨解囊买了这些保健品;这些人员还说那个可以降血糖,这个可以降血脂,那个可以防中风,这个可以增骨头,那个可以补骨钙,于是这些老年人在这些销售人员的鼓动下,成群结队地来到这些保健品的销售处,大包小箱地向家里搬运起了各种各样的“生命补品”。

        在这些保健品销售人员口中,他们销售的这些物品,不但可以包治百病,而且无所不能。

        还有一种“想当然”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吃什么补什么。比如,你想长脑子,有些人就建议说吃猪脑子,吃鱼脑子,吃驴脑子,可以补脑。

         这些人听了这些话后,便如法炮制,真的给自己的孩子买了这些能补脑子的食物,让孩子吃,目的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学霸,能够考上名牌学校。

        这些为了补孩子脑子的人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吃哪补哪的话,那么,你让孩子吃了猪脑子,那不就变成了猪脑子吗?你让孩子吃了驴脑子,不就变成了驴脑子吗?那你说吃哪补哪有道理吗?

        这些都是“想当然”的思维方式在作崇,那有什么吃哪就补哪之说呢?人们吃的各种食物,都会通过人体有机体自身的作用,来选择吸收或者排出。

        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无论是什么都不会直接进入到这些人们认为的地方,身体有它自己的吸收和运转功能,绝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种方式让它到哪里就会到哪里,让它干什么,就会干什么。

        身体是以它自身的规律或者运行方式工作,不会受到外力的强制作用而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所以,“想当然”只是自己的想法,并不能改变自然本身的规律。


                                                                                               写于2022年3月28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