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歌是谁?“印象系列”演出、“又见系列”演出总导演。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
在我看来,王潮歌的创新精神,来自于她对自我的坚持和坚信。
在一期《舍得智慧讲堂》中,当被问到“到底我王潮歌自己要的是什么东西”时,这位个性又理性的导演这样说:
“我最不愿意看到我的孩子说:最美的是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在一起的那条纱裙。”
“我最不愿意看见,我们的二胡琵琶,我们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我们的写意留白,我们所有的红墙绿瓦,已经不值一提,已经碎了一地。”
“我不想这样。”
她说: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让中国人的价值观,让我们的审美,能够被你们喜欢被你们承认,能够被他们喜欢被他们承认。”
独立、强悍的自我,给王潮歌的艺术以夯实的根基。她坚持自我表达,坚持更广泛的中国艺术表达。她把整个中华艺术纳入到自我范畴,独独竖起一杆旗:我为自己,为自己所有而自豪。
///////////////////////////////////////////////////////////////////////
不幸的是,“自我”和“自私”常常被画上等号。“我的”东西不愿意跟别人一起分享,“我”就是“自私”的;“我”拒绝跟公婆住在一起,“我”就是“自私”的;“我”不想勉强自己做你想让我做,而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就是“自私”的......
我们这里不探讨学术定义,只借用孙瑞雪老师《完整的成长》一书中的一段话来尝试告诉所有人,什么是“自我”:
自我对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主、自我价值感、意志、自律、独立、自爱、力量和完整的、统一的内在管理系统,意味着创造的天赋,意味着与真善美同行,意味着拥有和生命系统联结的机会。“自我”就是“我”,“我”就在“自我”的点上,“我”就是力量、意志、独立、爱、价值。只不过,“自我”创造得越大,“我”的力量、意志、独立、爱、价值就越大。
王潮歌在访谈中说:自己很幸运。她的丈夫和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接纳她的创作,接纳她的样子,接纳她的方式,而不是试图改变她,让她发展成、创作出他们想要的样子或作品。
如果张艺谋、樊跃这些合作伙伴强求,王潮歌也许没有办法创作出所有这些让人拍案的佳作。
///////////////////////////////////////////////////////////////////////
而为了维持自我,王潮歌更是赌了一口十几年的气。
王潮歌的公公徐晓钟曾是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他更为知名的身份则是是著名戏剧导演。导演系的学生不学习徐晓钟的作品是不可能的。跟如此大佬的儿子谈恋爱结婚,王潮歌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在初期拼命跟所有人解释说自己的父母也是局级,跟徐家是门当户对的。
在艺术创作方面,王潮歌更是倔强。为了不让别人看到她的作品时说:“哦,是徐晓钟的儿媳妇啊”,她愣是数十年拍戏没让徐晓钟看过,《印象刘三姐》徐晓钟都是在开演十几年之后才看到的。
她说:我就想要这么一个尊严,我是自己闯出来的天地,我用不着攀附任何人。
///////////////////////////////////////////////////////////////////////
一个成人,为了维护自我,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那孩子呢?
没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依附体。可悲的是,我们真的很擅于在无意中剥夺孩子自己创造自己的机会。我们总喜欢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是需要我们去“创造”的。
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么被剥夺着长大的。
我们拼命地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好丈夫、好儿子/女儿,却常常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把周遭一切的外在当成了自我,却恰恰忘了自己的内心。进一步地,我们不知不觉地把这样的价值观和存在感传递给了孩子,我们不知不觉地控制了孩子,就像周遭控制我们那样。
///////////////////////////////////////////////////////////////////////
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是一项漫长的事业。帮助,是指给孩子建立一个可以进行自我创造的环境,而不是创造孩子。人只有作为自己的创造者,才拥有创造一切的可能。一切创造始于自我。
我们没有办法在一篇文章里洞悉所有玄机,但也许我们可以从认识“我”自己,建立自己的“自我”意识开始。孩子有了榜样,自会跟随学习。
王潮歌经常长时间驻扎在演出地,但她对女儿从没有出现过一个长时间的不陪伴。从这个角度,她是一个好妈妈。
但她自己又说,她不要成为单纯把屎把尿、睡前故事那种别人眼中的好妈妈,而是要永远在孩子面前保持新奇,成为孩子的光荣与伙伴。
要做到这些,她首先必须是自己的,同时必须是新鲜的。
她对女儿说:“我来这世上,并不是为了给你当妈的,也不是为了给谁当老婆的。我首先要做艺术,我要做一个很好的艺术家,然后才是你妈。”
///////////////////////////////////////////////////////////////////////
有一期《艺术人生》,教授于丹和导演王潮歌共同参加访谈。我们在此援引导演王潮歌在节目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爱的翅膀,并用这对翅膀翻飞出美好的“自我”世界。
“我经常看着女儿,她是另外一个人,虽然她从我这儿出生,但是我无法决定她的性格,也无法决定她的人生。实际上她只是暂住这儿18年而已,18年以后她展开小翅膀就飞了。她愿意供我,是我的福分;她不愿意,我也没办法。我观看她,比我去插手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