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觉得讨论能促进思想的交互,对自我思想的成熟和巩固起到作用。是不是所有的讨论都这样呢?一些讨论让我们觉得不断被激发,一些却是单方面的输出,直到耗竭。所以今年以来,不断淡出这些需要我输氧的地方,也是出于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虽然我总是在浮想联翩,但是平日里的浮想联翩不需要动脑,多半是些跟随思想的泡泡随意漂浮的愉快的奇妙的历程,比无益的思辨强多了。一个大脑,难以拖动这么多部大脑。
突然想到,“爱美之心”是不是也是一种人类的动物本能。从小我就是一个花痴,刚刚脑海里闪过一丝想法,如果20多岁全部用来谈恋爱,能给我很好的资源谈恋爱,30岁再开始积累智慧长脑子是不是也挺好的。但是回想一下,年轻时候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儿,有些可太傻了,不想再体验一遍了。
最近每天都在挣扎着,觉得为什么人总是会肆无忌惮地伤害对自己好的人。对其他的人小心翼翼、关心别人的感受,可是对真正尊重和爱护自己的人反而直来直去,口无遮拦。感觉自己要在这些伤人行为的现实和自我审视、自责里被撕裂了。很想表白自己的内心,表白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明知故犯、却也同样承受着自己施予的伤害的人。这些行为不是什么出于爱和关心,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自私自我。一种过度的自我。这些伤人的行为,往往不是想得太深的时候造成的,反而是那种无意识就做出的、自己很难克制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我眼里有刺。
如果能分裂出来一个自己就好了,一个能专心应对外面的世界,能做一个温暖得体、开朗大度的人。另一个自己就是完全的自己,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再出现。可能我这种情感丰富的人确实适合写写画画的吧,丰富得往外冒,丰富得都溢出了。我需要一根现实里的线,随时把我拉到世界里,停止胡思乱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