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有人评价窦文涛说是:热爱假装猥琐的文青。
想想,窦文涛还真是,不走寻常路,热爱反走严肃文青路线。
猥琐油腻都快成他人设了。
但既然人家半疯半傻地装了,我们观众也就半笑半癫地假装他就是了。
从《锵锵三人行》看到《圆桌派》,我心目中的首发阵容大概是六个人:窦文涛、马未都、陈丹青、梁文道、许子东,再加一个普通话说得夹生的马家辉。
他们六个人,无论哪几个人组合,出来的节目效果都还挺不错的。
不管私底下关系如何,表面上都是你来我往,该机锋就机锋,该开车就开车。
主持人窦文涛就不说了,各位嘉宾也是自己做文化类节目的。
梁文道就经常夹一本书,穿一袭黑袍跟个见习死神一般,走路带风地出现在夜晚北京的大街、地铁里,做他的《一千零一夜》。
陈丹青的《局部》现在都已经出到第二季了。
我记得第一季陈丹青就大开大合讲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画家讲画家,总能看到旁人无法企及的幽深之处。
就好像我们普通人看蝴蝶只知道讲色彩斑斓,但是他能把蝶尾钴蓝磷粉闪烁的幽光形容出来。
大抵,这就是画家的视角。
马未都更别说了,我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在《百家讲坛》听他聊古董鉴赏。
就连相对知名度没这么高的徐子东,都跟上海的东方卫视合作过一档早古文化节目叫《海上名人录》。
许子东讲得相当有趣有料。
讲郁达夫和诺贝尔的渊源——
郁达夫虽然其貌不扬,但有一副招风耳。
因为当时郁达夫在日本颇受欢迎,家境贫寒的母亲只能选一个孩子去上学读书,于是就让长了郁达夫同款招风耳的儿子去念书。
结果这个儿子不负众望,拿了诺贝尔文学奖。
说出来大家应该也知道,这个作家名叫大江健三郎。
(同款招风耳,了解一下)
许子东也讲过张爱玲和胡兰成。
胡兰成很爱夸张爱玲,相反,张爱玲很少夸胡兰成,所以偶尔夸的几次,胡兰成都把它写进书里。
比如有次,张爱玲夸胡兰成聪明,说胡兰成是拍拍头顶脚底会响。
结果许子东这个时候,又俏皮地接了一句,不知道胡兰成清不清楚,这话《金瓶梅》里李瓶儿对西门庆也说过。
(后来我查了下,第13回的《李瓶姐墙头密约 迎春儿隙底私窥》里确实有这句:
这西门庆是头上打一下脚底板会响的人,积年风月中走,甚么事儿不知道?
但这是作者的旁观叙述,非李瓶儿亲口对西门庆所说。)
还记得当时许子东的表情,一脸狡黠,又带着点孩子气的骄傲。
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能有这么生动的表情,真的是太可爱了。
马家辉呢,看他的影评比较多。
2009-2011年,他在《锵锵三人行》讲的一些观点总是旁逸斜出、饶有趣味。
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他因为香港书展的嫩模事件跟许子东针锋相对。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但是马家辉当时的表现,用矮大紧最爱的撩闲口吻讲就是:你急了。
不依不饶地挤兑了好几次许子东,许子东倒是风度很好该自嘲自嘲、该自黑自黑。
除了这几个,还有几位很喜欢的编外人员。
陈晓卿算一个。讲起美食来,自己在那里咽口水。那期的选题做的也不错,从出门点菜这个基本场景出发。
本来么,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何冰算一个。
印象深刻的,是他聊演技的那两期:演员表演的是一个公式,观众会自己得出结论。
张立宪也算一个。
以前看读库的时候,不知道编的人长什么样,看了他上《圆桌派》的那2期,觉得倒也应该长这样。
《锵锵三人行》去年就已经停了,还好有个《圆桌派》能聊以慰藉。
不然失眠的时候,不知道还能听点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