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Animal Day
Thursday
2018.10.4
“世界动物日” (World Animal Day) 源自13世纪意大利修道士圣·弗朗西斯的倡议。
他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热爱动物并和动物们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他要求村民们在10月4日这天“向献爱心给动物的人类们致谢”。
弗朗西斯为人类与动物建立正常文明的关系做出了榜样。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并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在世界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生态学家的最初目的是希望借此唤起世人关注濒危生物,慢慢才发展为关怀所有动物。
“世界动物日”的对象是全人类,特别是关心动物人士,庆祝“世界动物日”的宗旨在于宣传饲养伴侣动物所带来的乐趣,让公众意识到动物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同时促使各个动物保护组织齐心协力,推动人们以负责任的态度饲养伴侣动物。
* 微信公众号猜物种 *
除了号召大家保护动物,还有福利
今天小编准备了十张动物的博物画
大家来猜一猜它们的学名和拉丁名
规则:
①猜对8张及以上:获赠《蓝知了丛书第一辑(博物图鉴版)》中任1本,以及定制博物画手机壳1个(名额1)
②猜对5张及以上获赠定制博物画手机壳1个(名额5)
快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留言参加活动吧(注意是微信公众号哦!搜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名称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噢~
*手机壳示意,更多图案选择
自然文学写作在国内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到现在依然经久不衰。在西方,自然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源于17世纪,从它的诞生之初,就和博物学传统、地理大发现、生存地域观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中国自然标本馆、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像库、植物通、鸟类网、国家数字动物博物馆、林业智库、柯蒂斯植物学杂志、IOC世界鸟类名录、fundiving、Species 2000、韦氏词典、维基百科等国内专业外数据库的帮助下,《蓝知了丛书第一辑(博物图鉴版)》中的草木虫鱼、飞禽走兽全部得到了专业辨析和命名,还原了作品博物学色彩,帮助读者重新走进这些被误读已久的传世经典。
强烈推荐
《蓝知了丛书第一辑(博物图鉴版)》
内含:
《瓦尔登湖》 [美]亨利·戴维·梭罗 著
《万物得时》 [英]伊迪丝·霍尔登 著
《沙乡年鉴》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著
《飞禽记》 [美]约翰·巴勒斯 著
《醒来的森林》 [美]约翰·巴勒斯 著
《鸟的魅力》 [英]爱德华·格雷 著
内容简介:
自然文学写作在国内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到现在依然经久不衰。在西方,自然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源于17世纪,从它的诞生之初,就和博物学传统、地理大发现、生存地域观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中国,我们偏重于自然文学写作的美学价值,强调在对自然歌颂与描写中传达的精神追求,基于这一取向,我们在翻译诸如《瓦尔登湖》《醒来的森林》《大自然的日历》等西方自然文学经典时,常常有意或无意忽略掉其背后悠久的传统。而本套书将重新看待自然文学,不再将“自然文学”视作“自然的文学”,而是将其看作“自然+文学”,即将自然文学的两大特征——自然(博物)观察与文学形式并举,并在读图时代下引领自然文学阅读体验新方向。
在中国自然标本馆、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像库、植物通、鸟类网、国家数字动物博物馆、林业智库、柯蒂斯植物学杂志、IOC世界鸟类名录、fundiving、Species 2000、韦氏词典、维基百科等国内专业外数据库的帮助下,本套书中的草木虫鱼、飞禽走兽全部得到了专业辨析和命名,还原了作品博物学色彩,帮助读者重新走进这些被误读已久的传世经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