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
题跋:
鸟窠道林禅师居钱唐时,白居易入山谒师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云: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云: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与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遂作礼而退.
大意是:
道林禅师长年居住钱塘的山间,四十年不曾下山,据说连鸟都在他身边筑巢,世人称他为“鸟窠禅师”。
白居易在这个地方做地方官时,进山拜谒禅师,说:“禅师您的住处很危险啊!”
禅师说:“太守您比我更危险。”
白居易说:“弟子住在镇江,哪里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官场上人心险恶,各种妄念就像木柴遇见火焰一样,不停地燃烧,难道不危险吗?”
白居易说:“请教如何才能参透佛法要义呢?”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说:“这是三岁小孩也知道的呀!”
禅师回答:“虽然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八十岁的老人都很难做到。”
白居易于是拜谢而退。
我们看画作。
道林禅师坐在一棵弯曲的古树树干上,身下是简单铺就的柴草,像个鸟巢一样。
禅师趺坐其上,弯腰驼背,脸上的皮肤也已松弛下垂。
额头异常地向外凸起,应该代表着他的智慧。
画面上,道林禅师正张口说着什么,同时用右手指点着。
再看白居易。
他身着白色长袍,头戴代表官员地位的幞头。
双手合十,向着禅师躬身下拜,眼神低垂,脸上一副谦恭的模样,似有所悟。
再看白居易身后的随从。
这位随从身着便服,虽然也有些弯腰的姿势,却完全没有白居易的那份恭敬。
他伸出两个手指,大概是表示内心有不同的意见,对禅师的话颇为不服。
再看面部表情。
他挑衅式地直视着禅师,双眉紧皱,撇着嘴唇,脸上的肌肉绷起,一副不屑一顾甚至带有明显鄙薄的神情。
看到这里,我有一个反思:对某些我不理解,甚至有些看不起的事物,是否只是我自己没有领悟其中的奥妙呢!
这是一句题外话,再回到画上。
画家用随从的表情神态,映衬了禅师修行的高深莫测,和白居易的谦虚好学与已经参悟的状态。
下一段:智闲拥帚·回睨竹林
题跋:
邓州香严智闲禅师,一日芨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遂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上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迺有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云云。
这段的大意是:
邓州香严寺的智闲禅师,原本拜沩山灵佑禅师修行,因对禅师的话无法参悟,禅师又不予说破,便离开了寺院。
他后来到了香严寺,一天在除草时,偶然间扔了一块瓦砾,打在竹子上,听到声音,他忽然省悟了。
于是回到禅房内,沐浴焚香,遥对沩山进行礼拜,赞颂说:“灵佑禅师是大慈悲啊!恩情超过了父母。如果当初直接说破,怎么能有今天的事呢!”
随后做颂说: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
沩山禅师听说后,说:他现在彻悟了。
这个故事讲的是修禅的法门不在他人的直接教导,不在经书之中,也不在每天的颂经拜佛等等,而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当中。
看画作。
竹林旁边,流水潺潺。智闲禅师正手持扫帚,赤着脚打扫庭院。
听到瓦砾打在竹子上的声音后,我们看画家怎样把握禅师在那一瞬间的表情。
他胡子拉碴,丝毫没有修饰。听到声音,很自然地转过头去,眼睛看向声音的地方。
他的嘴巴微张,神态似有所悟。回想我们对某事有所领悟时,也会常常不自觉的微微张开嘴巴,表情呈舒展状。
仅仅从这个小细节上,就能看出画家平时对人的观察之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