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岛上书店》时我才十八岁,那时候我翻开它好几次,但从来没读完过第一节——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相当平淡甚至乏味,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少有细致入微的描摹,甚至主人公的名字都仅仅是两个冰冷的字母。耐着性子翻阅几页,我便将它束之高阁,许久没有动它。最近整理旧书,再次翻开时,那种索然无味的感觉竟褪了大半——自然,书自己一字未变,大概是我过了爱喝碳酸饮料的年纪。
孤岛,唯一的书店,安居乐业且爱读书的岛民。可以看出,《岛上书店》的作者有着深深的情怀,构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像是那些文艺青年心中的旅行圣地,这里滤过了一切名利与争夺。书中也的确穿插了书店老板对于作品的推荐与评论,这座小岛应当是书迷们的理想国,是个静心阅读的好地方。
然而如果仅仅如此,这部作品也未免过于单薄了。
《岛上书店》不仅献给所有爱书的瘾君子,也献给所有身陷孤独难以自渡,并因此自闭于痛苦之中的人们。
小岛书店是艾丽丝岛上唯一的书店,老板A.J.费克里生意惨淡又中年丧妻,在每天的酗酒中恣意挥霍自己的生命。他秉性怪异,并且抗拒一切交流,自闭于自我的孤岛之中。又一次酩酊大醉之后,他唯一值钱的珍本书《帖木儿》不翼而飞,而正是这次失窃,为他的生活带来接连的变化,也正是这接踵而至难以逃避的变化,帮他搭起了越过茫茫大海走出孤岛的桥梁。
《岛上书店》的每一个小节名都取自不同作家的知名作品,而在标题下都附有一段A.J.的书评,从理性冰冷的独自分析慢慢变化到温暖的推荐与叮咛,读者可以感受到他走出四面苍茫的孤岛,将心中的坚冰缓慢消融的过程,在最后的时刻和他一起眼含热泪,咏唱出自己由衷的爱的宣言。
马克思他老人家曾说,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论是情深似海还是萍水相逢,身处人群,人总免不了与他人编织一处。
但是,人海茫茫,知音难觅,单一的个体固然难以离群索居,可面对众多源自大海彼岸的浪潮,轻流击水时人们尚可惬意享受,而惊涛拍岸时难免也会向孤岛中央退守,寻求来自自身的充实。
问题便在于此。有的人难以忍受哪怕片刻的孤独,他们呼朋引伴,夜夜笙歌,曲终人散后面对的孤岛笼罩着无边无尽的死寂与荒芜。村上春树曾说,“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失望罢了。”这句话其实并不中肯,它低估了众多爱好独处的人们内心的繁华。他们拥有充实的自我,他们的孤岛花繁水秀,虽然同样寂静无人,寂寞中却有美好与充实,这正是灵魂生长的真正空间,他们徜徉其间,感受不到丝毫的空虚与痛苦,乐于安居其中。所以,只有像A.J.这样因孤独而痛苦的读者,《岛上书店》才会给予其莫大的慰藉。
人固然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需要爱与被爱,没有人能够承受绝对的孤独。但,有些人天生享受热闹,惧怕直面自身荒蛮的孤岛;有些人更爱鉴赏孤独,这座无人造访的美丽孤岛,才是他最为眷恋的港湾。
记得一天夜里,我梦到了初中时候那群形影不离的小伙伴,白天兴致勃勃地打开微信,翻找出那个曾经热闹非常的群组,发出一声问候,等来的却是无尽无底的沉默。
其实,这也再次印证了那一句话,人生来孤独。这和马克思的话并不矛盾,诚然,人无时无刻不身处社会关系之中,但社会关系本身亦无时无刻不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昔日的伙伴曾陪伴在身边,共同走过一段难以忘怀的日子,这就够了,不应该再多有什么苛求。
“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共鸣源自感情的交叠,可总有那么一刻,原本以为生命中常驻的人或物,被突如其来的时光洪流猝不及防地淹没,转瞬之间,世界就像被移动过的复写纸,发生了细微但无可挽回的变化。
这便是所谓岔路。我们此刻相遇,我们终将分别,他人的陪伴无疑难以保持永恒。如此看来,孤独更是人的宿命,无论我们是否心甘情愿,眷恋抑或渴望走出孤岛,我们都必须学着安居其中,我们都难以彻底逃离。
我们不妨眷恋父母,不妨交错觥筹,不妨两情相悦,但我们也要保持行装清爽,随时准备与身边的伙伴挥手告辞。相遇即微笑,分别亦应洒脱,有人陪伴应当心怀感激,他人离去随即挥手告别;情深似海,也不应该忘记万物有度。有孤独垫底的爱,使人从无妄的贪婪中解脱,而孤独的不可消除,又使爱成为了人永无止境的追求。
孤岛不必走出,亦不可能完全从中走出,我们能做到的,唯有拂开岛上厚重的雪被,袒露出一片盎然的春天。我们在苍茫迷濛的大海中扬帆远航,挣扎于夜雪惊涛的严寒,留恋于异域码头的温暖,站在高高的桅杆上企图向永恒眺望,看见的却永远只是瞬息;回到属于自己的那座孤岛,才是每个人最后绕不过的归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