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70、80年代,都是家家户户养一头黄牛。牛,是,一个家庭的重要劳动力。不论是拉车,还是犁地,都离不开它。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手扶拖拉机,来犁地,来拉庄稼,有电动三轮车,来拉东西。
农作物种植发生变化。70、80年代,土地里只种地瓜,高粱,大豆,稻谷。90年代,土地里种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现在,主要种核桃树,玉米、小麦和地瓜。
90年代以前,土地都是各家种各家的,十亩,八亩,规模较小。现在,大规模的农村产业化种植已经出现,一人种一百多亩地的大有人在。我们村的种地大王岳幻香,承包了大半个村的土地,种植玉米,地瓜,承包了半面大山——虎山,种植核桃树,养殖鸡鸭鹅,羊。产业化已初具规模,还会慢慢变大,进一步推广。
交通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小时候,80年代,家家金鹿牌、飞鸽牌自行车 ,90年代摩托车,现在,家家电动车,老年电动三轮车 ,电动轿车,汽车不是家家有,也普及到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以后,汽车将会向电视一样,普及到千家万户。
家用电器发生巨大变化。电视有原来的十二寸黑白电视换成大彩电,尺寸在一步步增大。投影、教学白板也将走进家庭,充当了电视的角色。冰箱有单开门变双开门。
住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70年代,三间石头房,80年代4间雪白厅,90年代家家盖四间、五间平房,现在新农村建设,住的是楼房。农村人口居住也在逐年减少,城镇化居住逐年提高。
乡村游开始兴起。古村落上九山,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原生态古村落、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走进上九山,踏着古老的青石板路 ,摸着古老的石头墙,看着历尽沧桑的石头房子老屋,好像回到了古代 ,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瞬息万变的网络 ,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伤害,这里,一切善良而美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而美好。
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70年代 ,大山都是封着的。有生产队派人统一看管,不准村民随便上山砍柴、伐树,山上树木葱茏,郁郁葱葱。80、90年代,生产队解体后,人们去山上砍柴,放羊,伐树盖房子 再加上起石头,山上的植被几乎被破坏殆尽,整整两座大山,几乎变成了平地,到处是裸露的碎石块。最近十几年来,许多有志之士承包了大山,开始植被,大山又披上了绿装,焕发出勃勃生机。
教育发生巨大变革。80年,我上小学,自己带小板凳,用的是青石板石头垒起来的桌子 ,黑板是水泥的,粉笔是从山上捡来的黄色石头。87年,上初中,第一年,坐在土坯墙的教室里,水泥板桌子,教室窗户很小,白天也黑黑的,光线昏暗。第二年搬进教学楼,宽敞明亮。90年代,上高中,教学楼宽敞明亮,黑板更好用了。现在,教室更加宽敞明亮,黑板是毛玻璃黑板,粉笔是无尘粉笔。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课堂,更直观,更有趣味性 。
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70、80年代,人们吃完晚饭钻被窝. 90代,大街上聊天、看电影。现在,吃完晚饭去徒步、跳广场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