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很棒的长程问题,帮助我们串联起不同领域里的观点和求索。还是同样的内涵,我把它的外延稍微扩充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解释世界?什么方式才是可靠、有效的?5+在他的四部曲里,首先讨论了本质主义的局限:“没有最高的普遍本质,只有合理的家族相似。”
接着,提出了一个同样底层的认识论问题:人类的知识从何而来? 讨论了我们常见的理解/论证/解释(justify)过程:归纳、演绎、类比、隐喻等等。他们每一种,都在我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可或缺,都拥有强有力的解释力,但每一种,又都不能作为唯一的认识/解释世界的方式。
下一个问题是,到底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真相/真理?文章给出一种思路答案:严格意义上说,我们没有办法得到真理。而我们转化思路,把判别标准依据变为“模型的好坏在于是否能帮助我们实现准确预测。”这里的真相是由预测结果、即由真实世界里的“经验”来验证的。
这些都是极好的认知世界的思路,是哲学的认识论分支中,数千年来智者们辩论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里朴素的认知经验。我想在此基础上,多介绍一些在同一个“分类”范畴的概念,通过介绍不同“论证解释”的方法,一方面借此扩充不同情境下认识世界的可选思路,一方面通过看每一个“点”,提升对如何认识世界这个大问题的整体理解。
比如说:
- “奥坎姆剃刀定律”,即面对复杂事务,最简单(最少新设假设)的解释往往是正确的。
- “科学方法”,基于数理及实验的,对假设进行系统验证的“求真”方法。然而科学的一个鲜明特征是,科学面对的是“可解的问题”,需要“系统地”验证。意思是例如企业存在的意义这样的问题,不是科学或者严谨科学方法探讨的范畴之内;而如果实验不能由任何人广泛地、一遍遍地得出同样结果,那么答案也不能说是科学验证正确的。
- 经验主义 (empiricism) vs 演绎推理 (induction),前者认为知识来源于由感官经验得到的证据,相比于理论推演,经验证据才有可靠性,是一种后验知识。它是科学方法(可以靠实验观察获得切实经验)的基础。类似于5+在文章里提到的思路。后者强调逻辑论证,无需经验的参与,是一种先验方法
- 概率原理 vs 决定论 (determinism),前者作为数学分支里的一个概念,认为大多数现象是随机现象,用概率解释发生原因。后者认为对于一个现象,有一系列条件只会唯一决定这一现象。
- 还原论 (reductionism) 在我看来,Elon Musk所说的“第一性原理”就是还原论的思考方式,即复杂事务不断还原,保留最初的最基本的参数,去理解系统的性质和原理。如同musk著名的对于汽车电池的拆解。而在我看来,在商业中的“最基本参数”就是客户和行业,把纷繁复杂的商业创新还原到为客户需求和行业链条创造附加价值,是思考的起点和标尺。
- 归纳vs演绎,怀疑论 (skepticism),实证主义 (positivism), 理性主义 (rationalism) 等等等等... 很多都是上述类型的变种和延伸
过去我只是在这里那里,孤立地知道这些概念,现在发现从“论证解释世界的方法”这个大概念大问题去理解,这些看似孤立的大词,都是在试图回答同一个问题而已,而他们也因情境的不同,具备不同的解释能力和思路。回到最初所说的,这就是一个“长程问题”的意义。
那么,知道了这些概念,除了装装逼,有什么用?在我看来,这是独立思考的起点。独立思考需要保持质疑的勇气,同时也需要对不同认知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如何对大千世界里或抽象或具体的问题,对形形色色的专家解读,形成自己独立的观念和评判呢?
和同学们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