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
最近这几天,估计不少人给矮大紧的这首歌给弄的情怀四起,他将许巍又带到我们面前,就好比去年韩寒之于朴树。3月18日,这首歌的TV首发时,我正出差在广东,那天雾霾很大,再加上南方的梅天,整个广州市区宛若仙境,潮湿而又迷茫。
早上醒的早,没事可做,看了一下新发的TV,说真的,感觉是蛮一般的,至少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有人说,大紧消费了许巍,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其实只要当事人没有发声,其他人的意见并不重要。在听这首歌前我甚至对许巍没有什么印象,如果真是如别人说的那样,他是从西安走出去的三杰:郑均、张楚和许巍。我至少知道一些郑均、张楚的歌,但对许巍基本没有了解。于是,查听了许巍不同时期的歌,从《Don't Cry Baby》、《那一年》到《像风一样自由》、《在别处》等等,有些创作能力,部分歌词写的不错,但感觉唱功真的很一般,远不是说的那样清澈与灵性,他喜欢使用大段的乐器Solo,歌词是少不了的关于青春、迷茫、慌张,当然少不了一些颓废与期望,这些都是中国做摇滚人的必备元素(这些东西汪峰其实一直在倒腾),后期他倒是更校园一点,或者轻摇滚更多,因为我一直许巍的歌不了解,所以不好评价名气如何以及何来,但他一直坚持做音乐的情怀倒是值得欣赏。他的出名也许是因为那个年代的需要,或是因为音乐人才的断档这都不重要,因为不同的音乐人有不同的受众,你不喜欢的,别人可能听了热血沸腾。对于我讲,至少,今天知道了田震唱的《执著》是他写的。
我喜欢的是这首歌的作者高晓松对歌词中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至于歌词,可能更多的是感动了高晓松自己。作为校园歌手的代表,他与乐队也弄了一些不少快炙人口的歌,比如《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无悔》,当然也少不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其实蛮不容易的,写校园歌,前面有罗大佑这样的大神级人物,《光阴故事》、《童年》,你真的很难去超越。到现在我仍认为,搞校园与情怀的东西,我们离台湾的创作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这首歌的歌词来自于高晓松入狱的回忆录,其中他讲到母亲对他们的生活态度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不买房子,妈妈,妹妹都坚持不买房子,满世界的去跑,了解这个世界。妹妹骑一辆宝马摩托,坏在了非洲,由于没有配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她就在非洲做了三个月的导游,直到车子修好。这里,我不想以个人的财富多少去评价他们做法的合理性,打个不当的比方,很多贪官每天搞个自行车上班,吃个豆腐还要计算一下,他清廉?大家争着去买房子就是错的?应该是相对于较西式的教育理念,给了高晓松如此的心态与做法。
自然,每个人的生活境况是不同的,接受的教育对处事的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小到大,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安份守纪,本份生活。但,对物质的追求、体制的公允与否、教育与医疗的担心,导致了内心的严重失衡,焦虑写在大多数人的脸上(包括我自己)。国家也许想带领人民快速发展,百姓想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多拥有财富,焦虑成为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写照,缺少安全感。真的没有时间停下来,考虑生活的质量与意义。正常人对高晓松的歌词理解是:普通人的坚持这样的理想,是不务正业,艺人或者已经有一定生活基础的人拥有此类生活,是一种情怀与追求。所以,高晓松们可以有诗与远方的田野,平头百姓的梦想只会是咸菜与稀饭。
但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幸福与你拥有的物质并不成正比关系,很多人喜欢计划人生(当然,看起来,有计划不是坏事,但我不喜欢听一些名人讲一些成名过程中或有或无的励志故事,感觉太假),但有谁真正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你的生命何时是终点?你怎么知道你的公司明天会不会倒闭?你的老板明天会不会跑路?你的理财会不会从此消失?你买好了运动鞋,准备第二天跑步,但会不会是大雨滂沱?没有人会给你肯定的答案。正如杨绛先生对于百岁的感悟: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其实可以更适度一些。很多让我们身心疲惫的东西,真的是我们需要?如果说诗与远方的田野有些太文青,那样尽可能多一点平常心,少些攀比与嫉妒可能更现实一点,欲望少一点,心就不会那样累。
如果你是一名销售人员,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Sales and Bonus。
如果你是一名公司员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ability and KPI。
如果你是一名采购人员,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Buffer and Cost。
……
但,我们真的需要拥有这样多?我不知道,至少我不太想将自己搞的很累。我们应该努力与认真的工作,但也应该有类似诗和远方的田野东西。也许是午后的一杯红茶,也许是周末的一次远足,也许是闲暇时与你宠物共度的时光。
高估了许巍也好,低估了生活也罢。我不想重复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那块闻名的墓碑文。人生不只需要加法,减法必不可少,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与时间相比,我们永远都是输家,当下才是我们需要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真的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