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祖师爷弗洛伊德,这老头特别小气,1909年,53岁第一次获得国际上的承认,被邀请参加麻省克拉克大学二十周年校庆,对弗洛伊德来说,这一切似乎是一场梦,他在致谢词中激动地说:“这是对我们的努力的第一次正式合法的承认。”但是14年后,有人问他好像很美国,他说:“我并不恨美国,我只是为它感到遗憾,我为哥伦布发现了它而遗憾。”因为14年前他在美国参观尼加拉瀑布时,向导竟称刚刚53岁的弗洛伊德“老家伙”,他记着这事呢!
弗洛伊德正处在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弗洛伊德的三个儿子都上了前线,求诊的病人越来越少,家里没钱了,连买的公债和人寿保险都没保住,为了维持妻子、几个孩子和明娜全家的生活,弗洛伊德还得极力操劳。随着战争一年年延长,弗洛伊德的收入明显减少、家庭生活越来越困难。他患了重感冒,身体日渐虚弱,60岁的生日过得很凄惨,连足够的食物都没有。而后弗洛伊德又得了严重的风湿病,写字的时候,手不停地颤抖着,但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却说:“我的精神并没有受到动摇。····这就表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多么重要啊!”但厄运接种而来,1917年弗洛伊德的下颚癌初显征兆。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刚刚诞生的奥地利共和国经济萧条,货币贬值,举步艰难,三个儿子均找不到工作,诊所收入少得可怜,还得供养一家老小16口人,只得靠借债度日。在零下十多度的严冬,弗洛伊德白天守候着没有暖气的诊室行医,晚上还要用冻僵了的手执笔写作。
1939年初,弗洛伊德的下颚癌日益严重,他16年来已动过33次手术,口盖和上颚全部被切除,下颚已全部溃烂,虽然做了外科补形手术,但说话异常困难,别人也听不懂,万分痛苦。尽管如此,直到去世前几周,他还坚持给病人做精神分析,撰写最后一部未完成的重要著作《精神分析纲要》。他晚年还有一些创作宿愿,终因病魔缠身,未能完成。逝世前几年,弗洛伊德曾和他的私人医生舒尔约定,当那个时候到来时,请不要让他受不必要的痛苦,以实现安乐死。1939年9月21日,弗洛伊德又提醒舒尔注意一下早先的谈话。他说:“你答案过我,如果我不能坚持活下去的话,不背约。现在却毫无意义地折磨这我。”舒尔很理解他的心情,紧紧地握了弗洛伊德的手,并吧他们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
9月22日,舒尔给弗洛伊德注射了2毫克吗啡,12小时又注射了一次,然后弗洛伊德就睡了过去,1939年9月23日凌晨,弗洛伊德逝世,享年83岁。
弗洛伊德60岁得了癌症,为什么还不好好休息呢?嘴唇被割到不能说话的80岁时,为何还在工作呢?为什么被一个又一个同道背叛还继续搞他的精神分析呢?为何不把一切扔下就此算了?这样一个聪明的人搞点啥不能赚到钱,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舒适一点?
关于弗洛伊德的生平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弗洛伊德传记,我刚刚讲的这些来自《癔症研究》中的《弗洛伊德略传》。
当我们开始拿自己人生与他人的人生做比较时,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渡过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还没有一条自己坚定的路。如果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们就能够承担命运的馈赠和它暗中的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