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先生是大学同窗,一个粤东,一个粤西,因为志趣相投,走在了一起。但当时我们的恋情并不被看好。
毕业后,我去了中山市一个小镇教书,而先生则回到了粤西,在一家报社当记者。
距离远了,心却更近了。
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一下子没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再加上远离亲人与故土,内心既彷徨又茫然。是先生,用他细腻的情感呵护着我,鼓励着我,安慰着我:一天两个电话,三天一封情书,坚持不懈、风雨不改,直让我的同事“叹为观止”!渐渐地,我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也全心投入了教学工作。慢慢地,孩子们亲近我,同事们认可我,领导们也赏识我,我的工作不但有了起色,而且还取得了一些小成绩!
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当父母知道我有这么一个男友后,并没有极力反对,只希望他对我关怀备至,疼我迁就我就行。
相恋四年后,先生决定带我见见他的家人,日子就定在中秋。那天,先生坐了十个小时的汽车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我面前,让我既开心又感动。只因为他不放心我独自坐长途汽车去一个我陌生的城市,他就得来回奔波,多坐了八百公里的车程。
那一年中秋,粤西地区刚刚受到一场强烈的台风洗礼,到处是连根拔起的树木、满地狼藉的垃圾、东倒西歪的广告牌……汽车走走停停,当我们回到乡下时已月上柳梢,家里也早已准备好一桌丰盛的晚餐。
我的到来,让两位至亲欣喜不已,虽然听不懂当地的乡音,但我能感受到那语言里浓浓的爱意。先生的哥嫂与两位姐姐也都回来了,大家坐在一起特别温馨,每个人都忙着给我夹菜,生怕怠慢了我。看着碗里满满的佳肴,再看看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虽然是第一次进这个家门,但我能感觉到亲人般的关切与温暖。
饭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围在一起聊家常。聊着聊着,大姐很自然地把双手放在父亲的肩上揉按,二姐却娴熟地帮母亲捶打后背,大哥一边摇着蒲扇替老父赶蚊子一边聆听着父亲的叮咛,而先生则坐在我身旁,忙着帮我“翻译”他们口中交谈的家乡话……天上,一轮皎洁的圆月悬挂在浩瀚无垠的天幕中,如水的月色泻在身上,给我们镀上了银色的光晕,一切显得那么柔和与动人!这一幅和谐又不失温情的画面深深地震撼与打动着我!也是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家的含义,也明白了自己的终生幸福可以放心地交给先生!因为一个和和睦睦、长幼有序的家庭里,爱是充盈的!
那年年底,我与先生就领了结婚证,第二年我办了调离中山的手续,回到了湛江。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回到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粤西,这让许多人感到疑惑与惋惜,但我知道:家,才是事业启航最坚强的后盾,也是春阳触吻下最温暖的港湾!爱在哪,家就在哪!
结婚第二年,女儿出世。母亲为了减轻我带孩子的压力,千里迢迢从粤东赶过来,不但悉心帮我照看孩子,而且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这彻底打消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可以安心教学工作。
先生总说,女儿是上天赐予他最好的礼物!孩子出世后,无论工作多忙,先生都会抽空陪孩子,利用自己的专业,把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并拍摄下来,制作成册。所以,镜头下的女儿笑得特别灿烂、纯真与幸福!因为爱一直在守护着她,从没有离开一刻!
今年,家公已八十高龄,是一位退休二十多年的小学校长。退休后喜欢中医保健,并潜心研究中医药理和穴位推拿治疗,在当地小有名气。所以他经常叮嘱我们注意身体保健,特别强调良好的作息养生习惯:不熬夜,少饮酒,更不能酗酒。先生由于前几年有运动腰伤,家公对此特别关心,每次团聚都要给先生把把脉或推拿几下,有时也会针对性地开一些中药处方,开胃强身壮体之用。
尊老与孝顺一直是我们家的传统,尤其是大哥在起模范作用。大哥已是一位正处级的领导干部,但不管公务多忙,他都会挤出时间回老家探望老父老母。每年春节初一至初五,他与先生都会推掉一切公务,乖乖地呆在老家,当好儿子的角色,做饭炒菜,陪老人聊聊天,其乐融融。
由于父母年岁已高,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哥弟俩对此特别上心。家公因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落下了神经性衰弱症,经常性失眠,而导致肠胃功能性紊乱。有时夜至三更之时,睡不着而烦躁不安,忍不住打电话给大哥或是先生诉苦。每每如此,兄弟俩不管多疲惫,都会强打精神耐心地安抚老父亲!有时还会驱车一个多钟头直奔老家,回到老父亲的身旁!因为,陪伴是最好的安慰!
与先生携手走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我无怨无悔。在我们这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里,先生不但是个称职的丈夫与父亲,而且当好了“儿子、兄弟”的角色。所以,我无悔当初的选择!
二十年的朝夕相处,让我从中品味到:爱,是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