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辈子跟自己作对最多的便是生与死,甚至说的悲观一点,我们的生死很难料,也许,就在某个不知不觉的瞬间,便与至亲至爱的人阴阳相隔。我们生,注定了我们要死,终究逃不掉这最终的结果。想到这些,我们会很痛苦,到最后还是要归结到人生到底为何而活着了。看过《安娜·卡列尼娜》里面的“列文”其实便是托尔斯泰自己的化身,有一段情节写的便是他如何逃避自己想死的心理跟自己作对,害怕自己一冲动就去寻死。 我从他作品里看到的也大多数是对于死亡的敏感。也为此苦恼几年(虽然我其实年纪不大),并且我估计还会一直苦恼下去。 人生归根结底还是死亡既然终将到来,我们如何生存的问题。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生存的价值不能得到实现。 生存的价值在于什么呢?在于“心理满足度”,也就是泰戈尔说的“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活过,并且死的时候不觉得此生有太多的遗憾。 托尔斯泰是大师,通常大师比常人都苦恼。就为一个生死的问题也可以每时每刻在生死的问题上胆战心惊,我辈小生,哪里明了,但总是能受到好的启发的。
20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