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会儿,你会看见风

哲人说,人,首先要对自己内心忠诚,然后信仰自生。

当然,你会问,这东西能当饭吃吗?回答是,不能。大多时候,这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就像风。谁又曾见过风呢?

然而,有些时候,信仰的出现,就像一口气,又或者是一句话,所起的效果可能比饭菜更可口。特别在忙碌时,就是靠着一口气在,坚持到底。十分困顿时,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支撑一段时间。

人生必须走好两条路,一条用脚走的,叫做现实;一条用心走的,叫做理想。如果脚步太慢,理想就苍白了;如何心太慢了,现实就会无趣。所以,最好的年华是,用脚步丈量信仰。如果你快了,我就加快脚步,如果你慢了,我就停下看会书。毕竟,任何时代,读书都是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韩愈有云,“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苏轼曾赞,“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一本翻得很破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几乎成为小时候最大喜悦。租书读可能也会成为我们的集体记忆。犹记得早读课将一本新租来的《笑傲江湖》夹在课本中,大声朗读被发现时的窘境,这是很有趣的事情。

沉闷时,读书往往成为一种生命陪伴。工作之余,灯下与书漫谈,《社会契约论》《国富论》和《传习录》,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概念和逻辑,都能够长情陪伴。书,有时候比很多人、可靠。

黄庭坚曾感慨,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身处互联网时代,浮躁的心态,似乎与这忙碌的工作生活相协调,以至于很多时候,夜深人静想捧书时,已然呼呼困倦。

印象最深的是两本书,《红楼梦》《西游记》,很久之前读,一喜一悲,喜大圣降妖除魔,悲宝黛爱情故事;到如今再读,仍一喜一悲,喜大观园绽放青春,悲孙悟空取经艰辛。

施战军说,每一位写作者都要常常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作品到底写给谁的?第二、门已经打开,选择一条自己的路,摆脱影响。第三、写出你自己,写出身上的存在。如今写书的人太多,读书的人都不够用了。然而,不管什么时代,总有一些文字能够穿透层层薄雾与阴霾,走向我们的内心世界。这也是诸多写作者的责任。

有时候静思,读书和爱情是一个道理。爱情的标准是给不确定性的未来,和不喜欢的人准备的。对于喜欢的人,本身就是标准。 读书也是一样,喜欢的书,看上了就特别喜爱。因此,我们都不能否认和嘲笑那些喜爱《读者》《故事会》《婚姻恋爱家庭》《知音》之类的读者,因为开卷皆有益,至少要比买一本看似高大上如《百年孤独》,却从未翻开者要强百千万倍,不是吗?

至今,我虽然没有见过风,可我已然见过风一样的姑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世界上有一个和自己长的一样的人,却有不同的心。
    茜han阅读 1,475评论 0 1
  • 15岁的夏天,空气软软的,舔一舔,有奶油糖的味道。蒙蒙细雨,将大地附着,细细密密。微风拂过,满满的,都是昨日你的暖...
    冰雨璇韵阅读 4,032评论 20 16
  • 人有很多面 每一面都是需要释放的 不在你面前 就在他面前 所以你们都不会看到完整的她 这是残酷的 但 这也是幸运的
    一盏_阅读 1,5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