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8时许,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头车来车往,很多人从城市某处,赶往那个叫家的地方。 江苏无锡,312国道上海方向锡港路高架桥下,绿灯亮起,大货车、面包车、小轿车,亮着车灯,依次从桥下经过。 突然,灾难从天而降。
高架桥断裂坍塌,瞬间坠落,将两辆恰好经过此处的小轿车,碾压于桥身之下,也将一辆闯红灯即将过桥的三轮车车主,从死神身边推开,更将所有途经此处,目睹灾难的人们,吓得魂飞魄散。
高架桥坍塌时
被压黄车内为一对母女
家属全家无眠
事发后,彻夜等待的大华(化名)等到了他最不想面对的消息,昨夜全家无眠。在垮塌现场,压着的是他的表姐和侄女。事发时,表姐正好开车驶过高架桥下,和侄女一起,在回家的路上遇难。
“那就是她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每天都在走。”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表姐今年刚到而立之年,是个对孩子充满耐心的幼儿园老师,工作地点就在距离事发地不远的一所外国语学校,侄女则刚刚读幼儿园。
“还好,我这个总是不怎么近人情的舅舅,每次都记得给她带些甜食,也算留下些许可爱的回忆。只是不知道上次的蔓越莓绿豆糕合不合她胃口,下次,算了,还有什么下次呢。”在悼念文章中,他写道,“生命的重量,比我们的想象重的多。比超载车辆重的多。比坍塌的大桥重得多。”
单亲爸爸遇难
据悉,其中一位遇难者是一个单身父亲, 女儿看到车牌号站都站不住,白色小车上的遇难者王某系某机床制造公司经理。王某一家是四川人,来无锡多年,他是一名单亲父亲,有一个16岁在读初三的女儿。
事发当晚邻居们上门安慰女孩,女孩哭得稀里哗啦,看到视频中父亲的车牌站都站不住,也不肯吃饭,民警也在安慰她,“反正挺心酸的”。
不断刷着这起事故的新闻,感到阵阵鼻酸,尤其看到微博下的一条留言之后,更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是啊,如果没有这次事故,他们应该早就到家了吧。
还有人说,今天的晚饭,他们吃不到了,但是希望,明天的晚饭,他们能平安吃到。 真的,希望以后的一日三餐,每个人都能平安吃到。
这起事故带给我强烈冲击的同时,也让我醒悟:现在的我们有多渺小,总以为自己能跟时间抗衡的想法又有多天真。
承认吗?我们都曾一意孤行地认为,我们还有很多来日方长,时间会原谅我们所有的不懂珍惜。 可当真的有一天,很亲密的人永远不会回来了,我们才明白,“后会无期”四个字从来不给人留任何情面。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说:
故事的开始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
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在我们的一生中,离别的戏码总是不停地上演,或恋人、或战友、或亲人,最终的结果全都指向走散。
《大鱼海棠》中说:
从此以后,八千年为椿,八千年为湫,春秋隔夏,死生不见。
我们从未留意春秋不见,更不相信曾誓不分离的人,有天也会变成一春一秋,咫尺天涯。
席慕蓉在《小红门》中说:
你以为日子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没什么不同。
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或者一刹那,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
李商隐在诗中写道: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其实,吹残百花的不是东风,而是岁月,让我们再难相见的不是距离,而是时间。
《岁月神偷》里说: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偷走了青丝却留住一个你。
无知时我们什么都不在意,不在意时间,不在意陪伴,不在意共同发生美好,肆意挥霍着每一次离别。
可当我们年龄越来越大,挚爱的恋人最终走散,曾经的密友一个个失联,甚至连深爱的父母,也敲响了永别的警钟。
我们才明白,岁月不止赠送给我们皱纹和白发,也悄无声息地偷走了我们最亲的人。
我们一生中说过千百次再见,从没有一次刻意,时间只对我们说了一次再见,却认真得让人无力招架。
年少时,我们都会犯的错,就是渴望逃离。逃离唠叨的爹娘,逃离落后的故乡,逃到更大的城市,逃向更好的生活,逃往一个未知的自己。年长后,我们都在做的事,其实是回归。回到生命的源头,回到最初的本心,回归真实的自我,找回珍贵的情感,回到最爱的人身边。
惟愿,历经人间实苦和人世百态的每个人,能在逃离和回归中明白:
你若如期归来,我定深情相待。因为,离别是一种伤感,回归是一种圆满。
所以,我们,在俗世中辗转腾挪的我们,在烟火中含泪带笑的我们,在风雨中走走停停的我们,不曾被锦鲤附体但一直被亲朋牵挂的我们,当记得拥抱那个如期归来的人。
拥抱那个坐上列车去远方打拼,又在逢年过节背着大包小包归来的孩子;
拥抱那个拖着一身病痛去公司上班,又在每个深夜推开家门的爱人;
拥抱那个和病魔苦苦搏斗,又在今天凌晨睁开双眼微微一笑的父母;
拥抱那个在小巷深处转身离去,又在某个雨天再度重逢的良人……
谢谢你,深情以待。
谢谢你,一直都在。
谢谢你,爱我如初。
谢谢你,风雨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