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
1、
从未登录过51JOB企业版后台,因为无营业执行
现在要招人,被他们商务盯上了,开通了试用7天的权限
昨天发了一个职位,今天收到了13个简历 对比拉勾 BOSS直聘 收简历效率高些
51本质B2C商城,而且偏重公司与机构
对待招聘,51的看法是求职者应该跪求公司,公司选择雇员
产品很简单就是供需双方的撮合,公司发布职位,求职者投简历,看对眼就“约”设计上是内容发布系统的设计风格,一切皆列表和表单,工程师的思维
盈利模式就是卖虚拟地产与卖会员权限
运营策略就是地推,拉客,主要客户就是公司,天天打电话去,专人跟踪我的单子
围绕着B端用户,来设计后台,而C端用户体验不太给力,界面千年不变,而且总是被广告包围有个落伍的设计就是B端与C端用户是隔离的
C端批量投简历,B端收到简历要么不合适花不少时间过滤,要么发现误解无法及时找到C端改正
导致B端与C端双方效率都很低
我还用过拉勾,拉勾解决了51的这个问题,B端与C端可以直接对话了
产品上也改用了场景法来设计,用户体验B端C端都比51简单易懂
效率上,每天能收1到2个简历,简历的匹配度挺高,说明了C端不是随便投的,他对B端用户比较关注
但在邀请面试环节不如理想,应约面试的几乎为0,今天约了两个都没来
失误在于即时性,网页天然被动,求职者收不到面试信息
51估计也有类似问题,我还没在上面约面试过,所以不知道到了BOSS直聘,没有网页端只有APP,在拉勾的基础上改进了即时聊天
双方都明确需求时再面试,求职者很少爽约
只是流量不大够,需求BOSS去勾搭
2、
老式验证码长这样
吐槽点在于
1、手机输入一次大约耗时15-20秒
2、丑
3、市场用有扫码团队专门搞破解 高达50%
4、换成中文变 20%(要求不高可以考虑) 搞得不国际化
所以有了2.0版,长这样
流程图写得多风骚
实战技巧
1、
互联网的好处就是能管理用户
管理用户的“引线头”在于管理用户的期望
第一步知道他的期望,懂你的用户
第二步给用户分类
第三步给每类用户一套激励制度
2、
产品宣传文案很虚,自己听得懂但用户懵逼
有5个技巧解决能解决问题:
第一,用暗喻,即产生联系,已某个已有的东西产生联系,一杯牛奶
第二,突出数据,因为用户只扫你一眼
第三,用场景,让用户直观感知,形成画面
第四,说好处,不要说属性
第五,唤起有用的情绪,只有这三种:从众心理、恐惧心理、害怕失去
新认知
1、
消费升级就是“时间战”,给用户创造“时间”:
第一、同样时间,我能不能干两件事
第二、产品能给用户打社交标签
第三、节省了时间
第四,不断更换潮流,获得新鲜感
2、
我们看到OFO摩拜在抢用户
其实看不到他在抢供应链
3、
最新消息,IPO放行速度每周由10到7再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