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冬瓜成了炎炎夏日的“网红神器”,医生却紧急提醒:这样降温可能“凉”得快、病得也快!
冬瓜这辈子也没想到,自己居然靠“被抱”上了热搜!最近,全国各地热浪滚滚,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气温频频突破40℃大关,创下新纪录。就在人们被热得无处可逃时,一种新奇降温法——“抱着冬瓜睡觉”突然在网络上火了起来。
视频里,两位“硬核老爸”上演了“爱的负重”:一位花49元给女儿买了30斤大冬瓜当抱枕,另一位更拼,专门从深圳抱了个28斤的冬瓜回香港给三个月大的女儿解暑。小姑娘见到比自己还长10厘米的大冬瓜,兴奋得小手乱抓、小脚直蹬!
网友们纷纷跟风尝试,理由简单实在:天然凉感、便宜耐用、比空调省电。一时间,无论男女老少,甚至猫猫狗狗,都拥有了自己的“冬瓜凉伴”。
01 为什么抱冬瓜能降温?
“天然水枕”的物理魔法
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装满凉水的天然水枕。当你抱着它时,它会快速吸收你体表的热量,让你感到凉快。
这种降温方法其实古已有之,据说《夏夜抱瓜眠》一诗就记载过这种妙招。在空调还不普及的年代,人们就是用这种土办法对抗酷暑的。
中医眼里的“清热神器”
浙江省名中医张永华解释,夏天人容易受“暑湿”侵扰,而冬瓜性凉味甘,能清热利湿。对湿热体质、晚上因燥热睡不着觉的人来说,抱着冬瓜确实有辅助作用。
02 火爆背后的市场效应
冬瓜突然成了抢手货!在浙江萧山的农贸市场,摊主周大姐忙得不可开交:“降温用的青皮冬瓜要预订,隔两天就有人来订,都是给小孩抱着睡觉的。”
这种青皮冬瓜表皮光滑无刺,10-20斤的最受欢迎。虽然周大姐摊位上大多是40斤以上的大白瓜,但她会特意为顾客进货小号青皮瓜。
电商平台更会做生意,直接打出 “超大青皮冬瓜”、“孩子抱着睡觉清凉消暑”的广告。一家店铺售价68-85元,已经卖出1000多个!买家评论说:“宝宝房间空调不敢开太低,抱着大冬瓜睡觉感觉非常棒。”
03 医生紧急提醒:不是人人都能抱!
这些人群千万别试
杭州市中医院专家张永华特别提醒,抱冬瓜睡觉并非人人适用:
虚寒体质的人(手脚冰凉、怕冷):抱着凉性物体可能腹部受凉,导致腹痛腹泻
皮肤敏感的人:冬瓜表皮的白霜和绒毛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甚至过敏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突然接触低温物体可能引起血管急剧收缩,增加心脏负担
正确抱瓜姿势
想安全使用“冬瓜凉伴”?记住这几点:
1. 用温水洗净表皮,别让毛刺伤了皮肤
2. 一定要用薄棉布包裹,避免直接接触
3. 抱着时别让肚子贴着,重点给四肢降温就好
4. 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别整夜抱着
5. 冬瓜变热了?浸冷水擦干就能重复使用
陕西省疾控中心专家刘蓉还提醒:冬瓜长期贴身易发霉变质,滋生细菌。这种降温法效果短暂,不如掌握更安全的防暑妙招。
04 这些防暑妙招更靠谱
穿衣有讲究
选宽松的棉麻、真丝衣服,散热又吸汗。出门记得戴宽檐帽或打伞,下午紫外线强时,搭条薄纱披肩护住后颈。出汗后别马上脱衣吹风,小心寒湿入侵!
吃对才解暑
夏天饮食要清热生津,健脾化湿。多吃冬瓜、丝瓜、苦瓜等当季瓜果,配点杨梅、乌梅、柠檬等水果。冰镇冷饮伤脾胃,辛辣食物加重湿热,都要少吃!
居家巧安排
早晚开窗通风,午后拉上窗帘挡烈日。屋里摆几盆薄荷、茉莉花,既美观又自带清凉感。活动选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打打太极拳、散散步就好,出点微汗就该休息。
05 冬瓜之外的健康选择
陈女士的女儿今年上五年级,一到夏天就因空调忽冷忽热感冒。半个月前她买了个40斤的青皮冬瓜,让女儿抱着睡。“现在女儿把大腿跨在冬瓜上,或者背靠着它,空调不用开那么久了,半个月都没感冒!”
不过医生提醒,冬瓜只能改善睡眠环境温度,解决不了焦虑、内分泌失调等深层失眠问题。如果长期睡不好,还是要找医生辨证调理。
7月20日就要入伏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将到来。安徽省疾控中心特别提醒:高温时段(上午10点-下午4点)尽量避免外出,外出要戴好遮阳帽、涂防晒霜。少量多次饮水,可以喝点淡盐水或电解质水补充流失的盐分。
天越来越热,萧山的陈女士发现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常因空调感冒后,花了60元买了个40斤的青皮冬瓜。现在女儿有时把腿搭在冬瓜上,有时背靠着它睡觉,空调不用整夜开着。“女儿说抱着舒服也凉快,半个月都没感冒了!”
农贸市场的摊主们发现,今年买小号青皮冬瓜的顾客特别多,都是给孩子降温用的。“青皮瓜表面光滑,擦一下油光发亮,抱着确实凉快,我们自己都试过。”一位卖了十年蔬菜的摊主说。
专家提醒,三伏天即将到来,抱着冬瓜睡觉只能暂时缓解体表燥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于怕热睡不着的人,可以尝试;但若是身体虚寒或皮肤敏感,千万别跟风。高温天气里,合理使用空调、科学补充水分、避开烈日暴晒,才是安全度夏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