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亨福)
从最初朋友圈的初衷“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到设置允许查看朋友圈范围一再从最近半年——最近一个月——最近三天,再到如今很多变成一条恒古不变的横线。
我们终于发现,朋友圈已经越来越离死亡不远了。
有人说,要了解一个人,就去看他的朋友圈吧。
可是,当你真正想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却发现:朋友圈里,20岁以上的人在发吃吃喝喝,30岁以上的人在微商和晒娃,40岁以上的人在发养生,50岁以上的人在忙着发谣言和心灵鸡汤。
虽是玩笑,却道出一个事实:朋友圈,暴露出人生常态,可以让我们在一夜之间经历庸俗的一生,又总是想在一再地探究别人的生活方式中,极力地隐藏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朋友见面,第一时间总要加对方微信,加的微信越来越多,可是真正的朋友却越来越少。
很多时候,我们每天翻看朋友圈只是为了工作罢了。日复一日,回不完的工作信息,刷不完的朋友圈,不断查看新消息的失落与兴奋,那些无孔不入的焦虑和孤独,让很多人在社交网络上无奈做出了选择。
而成年人的世界里,又有很多的潜规则。而很多的潜规则往往又通过朋友圈体现。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处理人情世故,如何在友情面前涉及借钱借物……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提问: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有一条回复提到,这其实是受到了“被动沉默”的困扰:因为很多不爱说话了的人,在社交场合中一开始说话,就会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在意周围的目光;明明心里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但就是在关键时刻脑子一片空白,表达不出来或者不敢表达;特别渴望与人交流,也知道与人交流是好事情,但就是无法大方自然地做到。
这样的人被称为“被动沉默者”,大多数具有“沉默人格”。往往因为实在太难与他人自然交流,所以总会否认自己:我不会说话,我只能尬聊,我在别人面前太容易紧张了,等等。最后只好退缩回去,收回要表达的心。
拥有沉默人格的被动沉默者,一边羡慕周围的人可以侃侃而谈,一边用沉默来掩饰自己的一切紧张,形成所谓的在人群中“不爱说话”的一类人。
而在现实社交中不爱说话的人,投射到社交平台上就表现为越来越不喜欢发朋友圈,也懒得看其他人的朋友圈。于是,真正的人际交往就变得越来越沉默和孤独。
正如之前流行的“空巢青年”,其实很大部分就是一方面想要极力融入社交,一方面又极度抗拒。
从80年代通过BP机接收信息到90年代以拥有一部大哥大为荣,再到如今几乎人人都拥有的智能手机,联系方式的转变和时代的变迁,让一代又一代人的社交方式随之发生了更新迭代的变化。
以前通过邮箱互诉思念、沟通工作,再到从QQ到微信等手机上的APP等即时通讯软件联系朋友、联络感情,社交沟通的变迁由远及近,又由近变远,表面上是沟通方式的转变,实际体现的则是人类人际关系的变迁史。
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发朋友圈了,关闭朋友圈并不是“装逼”,也不是“作”。其实是因为,社交网络俨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人造器官,在与它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
拒绝被绑架成了很多人不爱发朋友圈的真正原因,拥有防御性自尊则成了一部分依然迷恋发朋友圈的人的心理表现。
这种表现不同于开篇说的几代人发朋友圈的特征,他们沉浸发朋友圈其实是出于自尊不足。
心理学上把人的自尊组成分为两种,一是对自己内在能力的认同,二是对自己创造价值的认同。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做出一定的成绩,有一定的价值感,但是却自卑于自己的能力。这种人会倾向于在朋友圈晒自己做了什么牛逼的事情,听了什么牛逼的讲座,学会了什么牛逼的技能。
如果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认可,但是却对自己的价值不够肯定,则容易成为工作狂。
如果觉得自己既有能力,又有价值,属于高冷范儿,可能不怎么发朋友圈。
最后一种,就是如果觉得自己既没有能力,又没有价值,所以才更可能沉迷于朋友圈,获得短暂的自尊心。
然而,壹心理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却反而更容易让抑郁的人更抑郁。
比如,问你一个问题,刷完一圈朋友圈,再看完一轮订阅号文章,你有什么感受?相信很少人会说,他们变开心了。
很多时候,你自己每次刷完朋友圈和订阅号时,先是感受到了这个社会对我们的深深恶意,然后百无聊赖地感叹自己的这几个小时还不如用来喂狗或者睡觉。
虽然很多人潜意识里并没有恶意,但是事实上内心深处和外在表现就是这种现象的印证。
研究也发现,社交网络的使用和人的消极情绪及孤独感成正相关,有时候,社交网络还会让低认识信念者变蠢,不信看看那些收割智商税的各类吹嘘使你月入五万的培训,以及宝妈加入的依靠微商卖化妆品实现照娃赚钱两不误的逆袭神话。
不是网络赚不了钱,只是傻子太多,骗子明显不够用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发朋友圈了,不想深思熟虑自己发一条信息和自拍后该如何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指指点点,所幸需要顾虑那么多,还不如不发一了百了,了无牵挂,最终只是不想再做一个别人眼中和口中的傻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