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作课上,再次和孩子们品读李娟的文字――
我至今仍有耕种的梦想。但仅仅只是梦想,无法付诸现实。于是我又渴望有一个靠近大地的小院子。哪怕只有两分地,只种着几棵辣椒番茄,几行韭菜,只养着一只猫,两只鸡。只有两间小房,一桌一椅一床,一面锅,一只碗。——那将是比一整个王国还要完整的世界。
我还有一个梦,就是过真正与大地相关的生活。这个梦里,我有一块土地,有一座结实的房子。 “这个梦对我来说时远时近。有好几次,我都已经下定决心。我开始在我妈所在的村子里寻找合适的宅基地,开始画设计图纸。
孩子们在读,很听话的那种读,但不难看出他们的漫不经心。终于,有孩子耐不住了:“老师,你为什么总让我们读李娟?”
“因为她的文字纯净、真诚、幽默,因为她的文字里还有太多老师读不出的东西,想你们和我一起感悟。”
不知我意味深长地回复,是否会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一丝触动。绝大多数的他们不喜欢阅读,甚至讨厌。
无论如何,阅读是必须的。不仅因我是语文老师,也不为“阅读改变中国”的使命,我没那么大能量,我只为让孩子们懂得――
读书,可以让你的人生不一样!
这句话,我会对每个和我有缘遇见的孩子说,说好多遍,他们会听话地把它记在日记本上,我更想让他们记在心里。
2
文字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孩子们还体会不深,他们还小。我想先让他们了解、认可并学习李娟那种纯净、真诚的表达方式。
面对很多名人佳作,我也只敢从一个普通语文老师的角度来解读。读李娟的文字,你看不出任何应试教育的印记,看不到学过的教过的那些写作模式套路,看不出对名家名作的模仿痕迹,看不到任何矫情和做作。
你能看到的就是本色、纯粹的写作,对,就是“浑然天成,不见痕迹”的那种,少有的返璞归真让人不得不惊叹――怎么可以有这么高的语言天赋,怎么可以有这么干净又精致的表达,怎么可以有人活得如此有趣!
喜欢李娟笔下的所有描述――山坡、河畔、森林、羊群,向日葵地、村庄,还有每一个动物,每一个人。
向日葵有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象征,在很多时候,总是与激情和勇气有关。我写的时候,也想往这方面靠。可是向日葵不同意。 种子时的向日葵,秧苗时的向日葵,刚刚分杈的向日葵,开花的向日葵,结籽的向日葵,向日葵最后残余的杆株和油渣——它们统统都不同意。 ~~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说,所有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事情,她都想写出来,都想弄明白它们为什么非要占据她的记忆,她非要把这一切分享给所有她想倾诉的人们不可。
就这样,李娟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方式,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幻化为文字,让我们有幸贪婪地吮吸着这股久违的清新之风。
3
这就是李娟的独特之处,那种灵魂坚实地贴在土地上的感觉,带给人们太多的意外和惊喜。我看了有关李娟的评价,评价之高,高到不多见。
李娟具有罕见的文学天才。她所写的,超越了她的文化素养的承载,完全出自性灵,出自生命的感悟。
李娟的东西,让弄文字的人绝望。李娟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
李娟却这样说――
这些年来,总是听到很多声音称我为“天才”。可我想,所谓天才,应该是指那些起步早,起点高,一开始就能做到最好的人。而我,我并不是突然就成为了现在这样的自己。我的写作有着漫长而明显的进步过程。我不是天才。再说,三十多岁的天才。也实在说不过去。
我觉得这话可以说给孩子们听,我们没有李娟的天赋和灵气。但我们可以向李娟那样忠实于生活,忠实于内心。文字也好,活着也好,少些俗尘之气,先打动自己,再打动别人。
4
我问斯马胡力:“非走这条路不可吗?去冬库尔再没有别的路了吗?”他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有。但那是别人的路。”――李娟《春牧场》
也许斯马胡力讲出的就是一个牧区庸常的生活事实,但我不由得因李娟朴实中见深刻的叙述而浮想联翩:这嘈杂又广阔的世间,看上去是有不少的路,“但那是别人的路”……
很多名家的书,读一两本就足以了解写作风格,无需更多。而李娟的每一本书我都想读。每每碰触,心随文字立刻飞去沙尘飞舞,草原斑驳的远方。
我无数次想象:我就是李娟,我就生活在阿勒泰,茫茫的戈壁,空旷的废墟,稀廖的村庄,随时零下四十多度的气温,大雪封住的窗户……
不敢想了……
5
我问孩子们,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哪里最好看吗?
“运用了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
李娟阿姨说了,她没想那么多,她写文章的时候只考虑如何做到:既不违心又招人待见。
6
想去向日葵地!
想去阿勒泰!
想去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