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教育什么样的学生?
今天在地铁站,听到一个童稚的声音在高喊“向我道歉!”“向我道歉!”循声望去,是一个三五岁的小孩对着自己父亲一样的人连打带骂地叫嚣着,这声音在静寂的地铁站里显得格外刺耳。而他的父亲(至少是长辈),就在那低头看着他,面无表情,任由别人围观。
我相信这个孩子肯定是占理的,也知道这个长辈一定是冤枉了他,但是,因为得理就不饶人,依旧是不对的。
而在地铁站这样的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大放厥词,更是错上加错。
我开始从心里可怜这些中国的家长,他们早早地向孩子灌输了“自由平等”的理念,却忘了在这之前,要教会他们尊重长辈,长幼有序,次序不紊,天经地义。结果就是,孩子没有任何尊重意识,打着自由平等的旗号,恃宠而骄,飞扬跋扈,目中无人;而等到你要请出老规矩,用传统去约束他,这孩子又一脸不屑,觉得这是老一套,不足为遵守的法则;实在不行,你终于要动手教育一下这个混蛋了,他又两行清泪滚滚而下,小嘴一咧,嗫嚅着说:“我还只是个孩子。”于是你高举的手顿时无力地垂下,若这时再有慈爱的祖母,噙泪的娇娘,齐声涕泪,你可能会有一瞬间的怀疑——是不是错的人是我?
于是,家庭教育形同虚设,成了一纸空文。
这时,你还并未在意,因为你知道,你还有一个庇护所——幼儿园。
可是,幼儿园并没有帮助你改变教育现状。你的孩子频频闯祸,老师几次三番居间调停,可是,孩子的招数步步升级,幼儿园老师心力憔悴,无力解决。
你可能心里痛骂过幼儿园老师无数次,嫌她也柔弱可欺。但你依旧不在意,因为你知道,你还有一个撒手锏——学校。
把孩子送进学校,实在是最划算不过的事情。每周五天,每天10个小时,一年学费630元,超高性价比。当孩子在学校时,你自由且安逸,你知道孩子绝不会从学校跑出去无踪影,至于学习——哎,早晚会学好的——更何况孩子曾拍着胸脯告诉你“你放心吧,我就是没学,我一学就能学会。”这好像是真的,因为你抓过他几天学习,作业就真的不同了,于是你很释然,甚至颇为得意——我儿子,就是不学,一学就会。
班主任向你抱怨说,孩子太没规矩,总影响班级纪律,你撇撇嘴——不懂规矩,你教他嘛,你不是老师嘛!
任课老师向你抱怨说,孩子太调皮,总打扰别人学习,你撇撇嘴——不调皮还是儿子嘛!
家长向你投诉说,你孩子欺负别人,你又撇撇嘴——谁让你孩子像个豆芽菜?
邻居向你投诉说,你孩子在总搞破坏,你又撇撇嘴——怎么我儿子在我身边时从来不这样?你们一定是嫉妒我有个好儿子。
时间终会证明,我儿子是多么可爱。
因为告状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小,频率越来越少。
可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一天,你发现,孩子突然变得不可控制,凶神恶煞,无法无天。你这时求老师,他业已毕业;你求社会,他未触犯法律;你求亲戚,他一副“与我何干”冷面孔:这时,你才会发现,什么叫“自己的种”。
而我们常常下大力气教育的,就是这种甩手掌柜的孩子们,因为缺少队友最有力的助攻,所以往往组织不起来有效的进攻,很多工作功亏一篑,甚至被临场倒戈。如此一来,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所以,明白我们教育的难点,不只在于学生,而且在于学生背后的原生家庭。想教育好学生,先组织好家长。家校先要同心,方可求教育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