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信,一个心中有爱,心存善良的孩子,他不会差到哪里去。让孩子学会奉献,服务他人,孩子将会很优秀。
从谦谦一岁多开始,我便很重视对他进行爱的教育。如今,四岁的他,每一天都让我们一家人感觉到温暖。是我们心中的小暖男。
昨天,在茶几上有五颗瓜子,我正准备剥给他吃,他紧闭着嘴巴,没舍得吃,告诉我说,爸爸最喜欢吃瓜子了,我要留给爸爸。
就在刚才,我提议要给他做他心心念念的蛋糕,他都向我提议,等爸爸回来再做,全家人一起分享。
我被孩子暖到了。他给我的温暖,远不止这些。当我在干家务,大汗淋漓时,他会询问我,妈妈你累不,口渴不,我给你倒水喝……
那次奶奶头晕,他给奶奶喂汤,摸着奶奶的头安慰奶奶:“奶奶喝了汤就不头疼了。”
在外面,他依然让我感动。当他看到地上有矿泉水瓶和垃圾,他会主动捡起来丢到垃圾桶,告诉我要爱护环境,不然地球妈妈会伤心。
记得有一次幼儿园放学路上,在公交站有一个矿泉水瓶丢在角落里,他提醒我时我没听到,回到小区,他告诉我,妈妈,刚才我看到有人随地丢垃圾,我想去把他捡回来放到可回收垃圾桶。
那个时候,已经六点半了,天也已经黑下来了,但我还是答应了他,掉转车头,骑了两个公交站才找到那个遗落在角落里的矿泉水瓶。
我想,我这样做是值得的,孩子的善良和爱,还有他的环境保护意识,我需要支持和保护,作为父母的我,需要言行一致。
朋友说,谦谦这么暖,懂得关心人,是不是天生的。真羡慕我家孩子对父母,对朋友,对大自然都是那么友善,温暖。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天生良善,如天使般。除了先天的因素,我想,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
那么,我是如何在日常中培养孩子爱人的能力,让他懂得爱,表达爱的呢?
1.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家庭中爱的氛围很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会模仿,学习。
一个父亲,他每次出门看到路边有人车坏了,都会尽自己能力去帮助别人。而他的儿子则在一旁全程安静地看着父亲在认真专注地修车。
这个孩子在观察他父亲帮助别人的全过程中,他会感受到帮助别人给对方带来的暖意。对他来说,将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值得我们思考。
2.让孩子参与到奉献中,于孩子来说是终生难忘的。
比如,我很会做面包,我经常会多做一些,然后带着孩子一起,把面包送给邻居,朋友。孩子会抢着要帮忙提袋子。
当我们把做好的面包送到邻居家里,那个欢乐友好的场景中,孩子会和大人一同感受到给予的快乐,分享的快乐。
3.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持续奉献。让奉献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内化的品德。
在谦谦不到两岁时,一直到现在,我都坚持在做的一件事,就是经常带他把家里的剩饭菜,拿到楼下去喂猫猫。
有时候饭菜冷了,我会热了再和孩子一起拿下去喂猫猫。
在这个过程,唤发孩子的爱心。每当他看到小猫猫,就会对我说,妈妈,小猫好可怜,我担心他饿肚子了,我们一起回家拿肉肉给小猫咪吃。
有时候他正在吃饭,他也会想起来要留一份给猫猫吃。
我想,一个对小动物都保持爱心的孩子,他的心地会很善良。他懂得爱动物,也懂得如何爱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去植树,做义工,把孩子的零花钱捐出去等等。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学会奉献,学会爱。
愿你我的孩子都在爱里成长,学会奉献和服务他人。学会爱。同时把奉献当做家庭中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