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文】
每天一竹笼饭,一瓢冷水,住在贫民区一间破房子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清贫,而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颜回贤德啊!
【习】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不是富可敌国且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的子贡,也不是孔武有力且很听话的子路,而是在《论语》中出场次数并不太多的颜回。
只可惜颜回英年早逝,去世时孔子极其悲痛,并曰:“天丧予!天丧予!”大意是:上天是要我的命呀!上天是要我的命呀!
孔子和颜回并称为孔颜,孔颜之乐指的正是孔子和颜回的快乐,并成为千古美谈。
那孔颜之乐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呢?你想要或羡慕这样的快乐吗?
除了上述这句能窥见孔颜之乐,《论语》中还有另一句较为接近的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意是:吃粗粮喝水,把手臂当作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用不道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
“孔颜之乐”是一种不受外物,如物质或环境影响的快乐与境界,接近佛家的“不住相”,相当于放下“我执”达到“无我”的境界。
也许,孔子之所以那么喜爱颜回这样的学生,就在于颜回所好和孔子所好是相同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的超然,或者说颜回和孔子更能相互了解彼此的趣味,如知音一般。
那这样的心态会不会导致人生没有激情和进取之心呢?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逻辑是:他们所乐的并非贫与富,而是不为贫与富动心。
他们自身对外界的依赖程度很低,他们追求的是更高的生命领悟。所以孔子才会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大意是: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孔颜所乐的是真理,而不是追求世俗之下的富贵(或不仅是)。如果得了富贵,可却不能闻道修道,也是不值得快乐的事情。
不过,人不经历一定的痛苦和无助是难以主动改变的。那些体会过贫穷之苦的人会更积极主动地去追求富贵而摆脱贫穷。
贫穷并不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如果我们乐在其中,是否会丧失改变的动力?可如果过于迫切希望改变贫穷的现状,是否会不择手段而行不义之事去追求富贵呢?
陶渊明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大意是: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这样的心态,你又觉得如何呢?
更多千年智慧欢迎关注“一日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