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老沙爬起来迷迷糊糊问了我一句,“今天干嘛?”“不知道...” 随即我又沉沉睡去。不记得这样混沌的日子源起何时,但自己早已受够了这样的生活。身体里一直有两个声音在争吵:趁着年轻奋斗吧,你有多大的力量,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呢?已经27岁了,尝试了那么多都失败了,现在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啊?而我在等着它们的争吵结束的时间里,一直消耗着。
首先还是把一些基本情况交代一下,免得引起误会。我从一个不知名的大学毕业四年以来一直混迹于培训行业,严格意义上说,已经从事英语培训教师一职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因为我大四实习的那一年就在培训行业了。培训行业比较奇葩的是它的作息,以我现在所在的公司为例:周一休息,周二至周五每天14:00--21:30上班(意味着我可以睡到自然醒),周六周日8:00--17:00上班。刚好和正常的上班时间完全错开,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朋友是常白班,那就极难碰上面。所有后来会发现,身边认识的基本都是培训行业的,因为别的行业的也没时间去认识啊。可能,我是死宅。我来南京3年多了,除了同事还有之前合租的室友,没有认识任何别的人。而我的老公,老沙,也是这个室友介绍认识的。并不是否认培训行业,只是就目前自己的loser状态而言, 觉得实在很难说热爱。
当然,也认识圈子里混得不错的。在我任职的第一家公司里,之前一起工作的同事,现在已经做到某个分校的校长了。所以,认真勤勉的工作是会有所回报的。所以我是一个不认真不勤勉的人吗?也许吧,我虽然算不上勤奋,但至少是个负责任的人,所有交代给我的任务我都会至少认真的完成,最起码对得起我领的这份薪水。可是,为什么路越走越窄了呢?
大体上来说,目前我所待的公司是我任职的第二家公司。两家都是培训机构,主营一对一,也就大同小异了。但我现在,越来越怀疑自己做的事情,每天都在巨大的疑问中度过,活得也是糊里糊涂。感觉自己被裹挟在一片混沌之中,看不清来路,也找不到归途,就像被遗弃了。至于为什么会置身于巨大的怀疑里,是因为一切都在背离自己的初心和最初的认知,没有价值感也就没了存在感。一对一课外补习费用高昂,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我在这家公司待了近三年,补习费用调整了三次,以高三年级为例:2015年200元一课时(一课时是40分钟,通常一次补课时间是2小时),2016年210元一课时,2017年240元一课时,2018年280元一课时。补习费用的攀升并没有带来任何教学或管理的改善。令人诧异的是,在补习费不断攀升的同时,教师的福利待遇不断下降。以我个人为例,2015年底入职时的底薪是2500,2017年调整为3000,2017年调整为4000,2018年一线教师全部调整为2000,教师工资主要是课时费构成,课时费超过底薪那就没有底薪只有课时费了。但很多人会误会培训机构的老师工资高,以为一对一补习费用高相应的老师工资也会高,那只能说你想的比较美好。还是以高三年级为例,教师每月上课时间超过50小时,每小时课时费是70元。如果不够50小时,每小时到手的课时费是20元。完全是销售的观念,教师重要的是教学质量,而不是上课时间。福利待遇的下降带来的必然是大量的离职和不满,不满的表现就是消极怠工。整个公司从上到下一片死气沉沉,所有人的不作为,只会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下滑,家校之间的维护工作全是敷衍,不断恶性循环。如此高昂的补课费用背后确实越来越敷衍的教学和服务,那我们和骗子有何二异?那我当然不想做骗子,可是现在我只会教书,别的不会。就算我想做别的,愿意从零开始学习,人家只要应届生,不要我。因为在它们眼里,我可能要生小孩,休产假,对它们是损失。
可想而知,以上的恶性循环之后,校区的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不作为。校区所有的会议,教研等活动全部瘫痪。能够证明大家依然在上班的唯一标准,就是打卡记录,所有大家都是偷偷打个卡就人间蒸发了。当然我们也就越来越闲,所以我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有了开篇,老沙的提问。
可是我也想知道该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