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命途中遇见县令陈宫,这个角色一出场便被惊艳到了,陈宫捉住逃亡的曹操,以言试之,曹操怒骂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宫当即反驳:
“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随后纳头便拜,弃官跟了曹操共举大义。
路上曹操因疑心太重而杀了吕伯奢全家,引出了那句定格了曹操奸雄一生的名言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开始犹豫:
“我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然又叹曰:
“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
自此,曹操是曹操,陈宫是陈宫。
这是一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角色,出场次数有限,但他却可能是全书里最令人唏嘘的人物之一了。辗转流离,他来到了吕布麾下进言献策。
吕布勇能一人一马独战刘、关、张,而论起谋,他甚至都比不上张飞,他如果顺从陈宫的计策,或许就不至于死那么早了。
而陈宫开头说的话
一句“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并不是自负之言:
张松讽刺曹操时有一句:
“濮阳敌吕布,宛城战张绣,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
这是曹操一生最耻辱的五件事,开头第一个“濮阳遇吕布”,便是陈宫留给曹操的一顿开胃菜,让彼时早就是诸侯一霸的曹操吃了个大亏。
又有后一句“奈未遇其主耳”,一语成谶。
吕布只是个莽夫,见色忘义,三姓家奴,贪生怕死。陈宫在他那里完全施展不开一身所学,屡次谏言皆不被采纳
这才有了“白门楼吕布殒命”,陈宫被擒。
曹操居高临下; 陈宫临危不惧,傲然与曹操对视
时隔多年,曹操再次见到当初的救命恩人,只问了一句“公台自别来无恙?
陈宫回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之。
曹操企图以妻子老小来威胁他:“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
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 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嗣; 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既请就戮,并无挂念。”
说罢便自去断头台,引颈就刑,不曾开口求饶一句。
曹操起身泣而送之,以棺椁厚盛其尸,葬于许都。
陈宫这个人物就这样“末路英雄”式地退出了乱世舞台。
徒有“治世之能臣”,却未遇明主,为了心中不屈的固执,毅然赴死。
回首刘邦与萧、韩; 刘备与孔明。
有伯乐,千里马自然会踏燕凌空——但没有。
明主难寻,徒羡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