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不如讲故事

[精进每一天]第341天    2017.10.21

成语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我想,没有几个人不喜欢故事,当你想讲道理时,不如讲个故事。你发现,你不一定能记得道理,但你一定能记得那些故事,而那些故事已深入脑海、融入骨髓。

想对于各种故事,我更喜欢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说几个字,你就能明白这个成语背后一个道理,或一个意思(意义)。

如果讲诚信的重要性,那讲《一诺千金》,如果讲坚韧不拔,那可以讲《愚公移山》,如果讲一个人想不劳而获,那可以讲《守株待兔》,如果讲决心可以讲《破釜沉舟》,如果讲办事脑筋死板,那可以讲《刻舟求剑》,如果讲一个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可以讲《卧薪尝胆》……。

我本人比较喜欢的成语有:

不卑不亢

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我想做人当如此。要做到不卑不亢,首先你要自己心里认识到,人没有特别高尚伟大,也没有特别卑鄙渺小,心里要存在一个众生平等概念,知道不能高亢,因为你再厉害,总有人比你更厉害,某一点厉害,但别的方面也许比不过别人。知道不用自卑,你觉得自己不行的地方,比你差的人也大有人在。

刮目相看

讲的是三国吕蒙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如果要学习,不要找借口的故事。

……,

为什么,我今天讲成语,我感觉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成语文化是我国 传统文化 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我国 传统文化 经典中的精粹之一。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简洁精辟,多由四字组成,如“有声有色”;也有三字或四字以上的,如“桃李满天下”、有志者事竟成”等,反映、表现出缤纷多彩的人文世界,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其中蕴涵着民族文化各类思想和行为的趋向和准则,是汉民族文化心态的生动、可感的写照。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成语故事就是精炼的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讲故事比讲道理更好,让人更容易接受,干巴巴的告诉别人一个道理,别人不一定听得进去甚至还产生反感。 2.哲学上有...
    剽悍的娃哥阅读 3,878评论 0 0
  • 最近在学习CSS动画相关的知识,于是连带着把会用到的一些知识点进行了一些整理。在此,做一下总结。 Transfor...
    SCQ000阅读 12,075评论 0 51
  • 读——在腾讯的第一堂产品课在腾讯的第二堂产品课在腾讯的第三堂产品课引发的思考 风风火火地学习产品,做产品,开口闭口...
    花之葭阅读 3,418评论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