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更1000字的第 11 篇)
昨天,2018首届武汉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武汉市江汉区盛大召开。
论坛上,武汉市江汉区委确定了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开启了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并与高校、创投协会、企业跨界联手,一同打造共赢生态圈。
菠萝加速器,作为科技驱动的创投加速器,被荣幸邀请参加此次论坛,共同探讨区政府的数字创意产业战略。
论坛现场掠影及解读
这场由中共武汉市江汉区委、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政府组织的论坛,规格非常高,由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政府区长李湛先生亲自主持。
这次论坛得到了湖北省工商局、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同时联合了武汉市发改委、经信委等9家市直相关部门单位、行业协会和高校联盟的协办。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等5位承办单位,也是尽心尽力做好了论坛的每一个环节。
与此同时,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数字创意产业的大咖精英们21位,从政府战略到实际业务,内容纵横;从嘉宾分享到圆桌论坛,形式多样。
菠萝解读:什么是数字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本质上是以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为核心服务的产业,典型代表就是4A广告公司。
数字创意产业,就是将原有产业进行数字化。所谓数字化,就是利用互联网、短视频、VR、区块链等高科技元素,对原有的创意进行加强和拓展,使其能在数字化终端比如PC/手机/VR眼镜里展现。
毫无疑问,高科技元素的引入,定会放大创意产业的影响力。
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4A广告公司做一张设计图,被放大印制在路边广告牌。那么,这张设计图的创意效果,就只能是路过这块广告牌的人流,抬头才能看到。
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了微信,这张设计图放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发到朋友圈,发到微信社群,就可以无边界地传播和影响,没有地理和时间限制。
中共武汉市江汉区委书记张俊勇首先致欢迎辞,并向大家阐述了江汉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战略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文化的繁荣。武汉市江汉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经的大汉口,主要就是今天的江汉区。
以江汉区为代表的汉口,文化基础设施集中。这里有出产畅销全国的汉代服装发源地汉正街,长江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湖北教育出版社等重点媒体和文化传播资源。
江汉区委认为,数字创意产业空间很大,通过数字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的活动和产业,这对江汉区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江汉区完全能被打造成数字创意集聚高地,为武汉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后发言的是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勇,武汉是有3500多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武汉深入实施文化+战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选为设计之都。
此时此刻,江汉区开启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充分体现了江汉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菠萝解读:为什么是江汉区?
正如江汉区委书记所说,江汉区的文化产业在全市中心城区排名第三,而众所周知科技产业的优势在武汉市的东部区域。
表面上看起来,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江汉区没有明显的直接优势。
然而,从深层次想,江汉区即大汉口,发达的是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面向消费者,是非常需要广告创意来辅助达成最终销售的。
于是,在重度商业环境的大汉口,创意产业就被滋养起来了。因为商贸流通业就是创意产业的客户资源,近水楼台先得月,创意产业就纷纷驻扎在汉口。
近几年科技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VR等高科技,让创意产业的数字化成为了可能的新增长点。江汉区以此为重点发展产业,也是水到渠成。
大汉口的创意产业中,有一家企业代表,利器传播集团,创办于1995年,是武汉市最早创立的广告公司之一。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方,利器传播集团的董事长刘俊先生也做了致辞。
25年的持续积累,2000名创意员工,如今他们成为华中唯一的4A广告公司,独立全流程打造了「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
作为一个独立企业,持续积累做到这么大规模和成就,实属不易。那下一阶段在哪儿?当然是建生态。
具体的做法,从运营者到服务者,服务更多的创意产业小公司,从数据、资本、人才、品牌四个方面进行赋能,从而建立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只是他们的第一步棋。建生态的基本逻辑,实业侧一定要联合政府侧和经济侧,甚至要做更多的跨界联合。
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十余所武汉高校联合成立的「数字创意产业武汉高校联盟」与江汉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专项人才输出渠道,为数字创意产业提供人才支持。
区政府与湖北省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签约,打造投融资平台,为数字创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江汉区政府与十家入驻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的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未来入驻企业将在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得到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不断拓宽数字创意发展道路,共同开辟数字创意产业新领域。
菠萝加速器,作为科技驱动的创投加速器,向上连接经济侧的资本,深耕以互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科技实业,非常欣喜看到政府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这代表着未来一定可以与传统创意产业,传统商贸流通业,产生更多合作的可能。
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三点建议
据悉,菠萝加速器的创始人,刘怡功(江湖人称「菠萝头」),小学、初中和高中均在江汉区入学。
现在他虽然在科技领头的光谷工作,然而作为江汉区的子弟,他表示也有义务对江汉区献策献力。
这里提出三点建议:
1、政治侧在合适时期可成立办公室
江汉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优势不再赘述,不过,要想切实将其发展为江汉区的特色产业,政治侧至少需成立办公室工作模式。
发起两个百万战略的招才局,实际上也是一种虚拟工作组,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以项目制的形式进行目标推进,最终在招才引智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类似的还有东湖高新区的光谷互联网+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甚至由互联网行业的老总们选出,首次将青年干部选拔去交给企业家。如今成绩斐然,互联网+办公室深得实业届称赞。
目前,数字创意产业的实际动作是建立了一个「创意产业园」,基建打头,这是一个好的开头。不过,我们更期待的,还是后续更偏人才、内容和服务层面的鼓励政策出台。
成立办公室制度,是政府向社会表面决心行动的标志。
2、经济侧可放宽对创意产业的贷款
从2018年开始,到2019年,经济下行的趋势在加强。好在国家财政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发放MLF的手段,继续刺激着经济的流动性。
武汉市江汉区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历年来在钢筋水泥的基建工作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武汉天地屡次刷新城市最高房价。
国家控制着经济的定向流动,房地产为首的基建是接下来的严管。不能投坚硬的钢筋水泥,那投软性的数字创意则是一个好的去处。
政府可安排和协调银行,放宽对数字创意行业的贷款工作。
更积极一点,政府能直接成立引导基金,吸引一级市场的天使、风险投资联合成立文创基金,定向投资区域内的企业,让数字创意产业更快更强的发展。
3、实业侧联合专业的科技加速机构
江汉区的实业优势在商贸流通业和创意产业,经济优势在于雄厚的资本。
区政府要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如果能和具备科技优势的政府和实业联合,定能蓬勃发展。
创意产业结合互联网可无边界传播,结合VR/AR 可拓展新的用户体验,结合大数据可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创意,结合区块链可重塑产业链的利益分配。
菠萝加速器,作为科技驱动的创投加速器,坐落于东湖高新区的光谷。
其主营业务是针对初创公司,推出「创业加速套装」,以个税起征点的普惠价格,实现创投辅导、互联网建设、企业协作套件和品牌运营四种业务的创新联合交付。
菠萝加速器在光谷的十年发展时间里,积累了完整的科技产业链和一级投资市场的资源,能够有效以科技和创投的力量,辅助加持江汉区政府的数字创意产业战略,为强强联合、共建生态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