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时候,圣诞节就是备考期末的日子。
大学的考试一点都不轻松,战线拉得特别长,往往从十一月底考到一月中旬。虽然圣诞老人被贴满了天,但是真是没有心情过圣诞。
后来恋爱了,圣诞是恋爱的节日。那个北风簌簌的平安夜,我和男友寻了一个安静的咖啡馆,我啃一本《民俗学概论》,他喝着咖啡,深情款款看着我。直到支撑不住,倒在书里睡着,耳边依然是小情侣们的耳鬓厮磨。
那时,心理暗暗咒骂:“该死的考试,搅了圣诞的浪漫!”
什么时候能踏踏实实地过一个没有考试的圣诞啊!
工作以后,圣诞真的就是圣诞,考试远了。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每到这个日子,心理依然涌起浪漫的情愫。去哈根达斯吃个死贵的球,去商场挤一挤拥挤的人流,去看一场名不副实的话剧,这些都成了稀松平常的事。
昨天又是平安夜,和老公匆匆吃了火锅,又赶场似的听了一场音乐会。巴洛克长笛的呜呜呀呀让我沉沉欲睡,猛打起精神来,依然是呜呜呀呀。
音乐会结束已经九点多了,路上的人流躁动,涌向不同的酒馆、客栈、商场、剧院,这个城市因为这个不相干的节日从未停止狂欢。而我,就是其中一个,即使拖着工作一天的疲惫。
节日仿佛真的变了味道。节日,给了自己消费的正当理由,给了自己大快朵颐而不知节制的正当借口,给了自己盲目狂欢而疲惫不堪的十足动力。我们彼此道着“节日快乐!”但是,真的快乐吗?
快乐往往在痛苦的撕扯中才愈显珍贵,节日也是如此。就像穷学生时代吃到的哈根达斯,备考的焦头烂额中圣诞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