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䐢[chū]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原文解释】正因为如此,所以过食咸味,则使血脉凝塞不畅,而颜面色泽发生变化。过食苦味,则使皮肤枯槁而毫毛脱落。过食辛味,则使筋脉劲急而爪甲枯干。过食酸味,则使肌肉粗厚皱缩而口唇掀揭。过食甘味,则使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这是偏食五味所造成的损害。所以心欲得苦味,肺欲得辛味,肝欲得酸味,脾欲得肝味,肾欲得咸味,这是五味分别与五脏之气相合的对应关系。
如果你吃得太咸了,肾水就会去克心火,血脉就会凝泣而变色,人就会比较暗色。如果吃苦味的东西太多的时候,心火就会去克肺金,肺金管的是皮毛,就会皮稿而毛拔,毛发就会脱落。如果吃太多辛辣的,肺金会克到肝木,肝主筋,其华在爪,就会造成筋急,爪枯。如果过食酸味的东西,肝木会克到脾土,脾主肌肉,其华在唇,就会造成肌肉起皱嘴唇往上翻。甜的吃得太多,脾土会克到肾水,因为肾主骨其华在发,就会造成骨头疼痛和头发的脱落。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比如说木克土,肝木是克脾土的,肝主筋,肝的五畜是鸡,我们抽筋的时候,吃鸡肉也可以。还有因为肝木克到脾土,那么,我们把脾土强起来,吃甜的,也可以把心缓和下来。
因为肝木克脾土,我们把脾土强起来,肝木就会生心火,所以,心也就缓和下来了。这个我们叫实脾,中医有一句话叫“治肝先实脾”。
抽筋的时候,也叫肝苦急,我们吃点甜的就可以缓解,所以叫急食甘以缓之。如果我们去实脾的时候,肝木就不会克土。实脾的时候,我们如何来实脾呢?子能令母实,脾土的子就是肺金,那么,我们就去食物里面来找,白色的食物拿来吃就可以达到实脾的目的,还有吃辛辣的也是入肺,但是,这些东西都是恰到好处就好,绝对不要吃得太过。
我们到市场上去一看,白色的都能够入肺,入肺的都能够实脾。
五味直接进入五脏,过和不及都不好,吃太多也不好,吃太少也不好,适中的时候才对脏好,如果是肝太多的酸,会影响到脾脏,因为木克土,所以,土里面太酸了也不行的。
咸味的入肾,吃得太咸了,也不行,太咸了会伤到骨头,最主要是伤到心脏,我们血液里面水份是肾脏在管,水份会变少。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会经常遇到,当你吃菜吃得太咸了以后,口会很渴,会喝很多的水,这就是身体里面的水份变少,身体自救的过程。这个时候,血就会比较粘稠。
苦味吃得适中对心脏有好处,吃太多苦味,会影响到肺脏。辛辣的吃得适中对肺脏很好,比如说,吃大蒜,大蒜是白色的,也是辛辣的,刚好是肺的果。吃一点没有关系,吃太多了就会伤到肝脏。
如果用食物来说的话,就没什么,就拿大蒜来说,你吃一个水饺吃一个大蒜也没什么,没有什么伤害。如果你用大量的大蒜来煮很浓的水,那个就是太过。所以,太过就会影响到被克的脏。但是,又不可能不要,一定要有五味来调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