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异类》这本书出版于2008年,国内于2009年由中信出版社引进。
这本书当中引用了一个研究,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极尽畅销书作者的笔力,将这个研究的结论精炼为10000小时理论。
该理论告诉人们,一个正常的人,只要经历一万个小时的持续训练,就可以成为大师。
人们潜意识里或多或少的“天才论”、“宿命论”受到了挑战,于是一下子就火了。这是自然的,谁不希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呢。
人们从这个理论中倍受鼓舞,并无可避免地被误导为,坚持、自律、反复,就能发生奇迹。
直到2016年,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坐不住了。他说,你可以引用我的理论研究,但你不能瞎说八道。他决定正本清源,于是有了《刻意练习》。
▶ 02
1万小时理论,有意无意将取得成就的本质靠到时间问题上。
时间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时间绝不可能单独起作用。它的漏洞百出,很容易就能被人找到点去攻击。与此相比,刻意练习显得科学的多。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
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艾利克森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名誉)。听起来就很可靠,绝不像国内那些随便编个理论就出书的家伙们。
曾听到有人质疑,艺术领域似乎不适用刻意练习。实际上,书中有大量篇幅在介绍音乐家们的刻意练习。至于有人说,写作就不能刻意练习,请直接参见书中富兰克林的例子。
▶ 03
接下来,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一下这本书的脉络。
第一,何为刻意练习。
核心内涵就是有没有目的。
无目的练习只是在反复做着某件事,我们知道,一件事如果熟悉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自动化完成,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最典型的比如开车。一旦得心应手之后,接下来的开车都是无目的练习了,并不是提高我们的车技。
有目的练习则包含三个要素:目标,反馈以及专注。同样以开车为例,如果是赛车手,他就不是无目的练习。他的目的是要提高速度,反馈就是跑一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里是容不得开小差的。他会在练习中不断的试错,调整,因而才有进步。
可以说,刻意练习的本质是通过有明确的目标、有反馈、专注的练习,把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
第二,刻意练习的理论基础。
其一是大脑的适应性。
在某种程度上,大脑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如果练习某一件事情足够长,大脑就会修改神经链,以帮助更好地完成这件事。
由于人的平衡倾向,在身体的受到一定压力时,体内原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大脑被迫要做出调整,以适应变化,形成新的平衡。这就是人为何要走出舒适区才能成长的本质原因。
要注意的是,如果突然一下远离舒适区,则可能会受伤。因此在舒适区的边缘部分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其二是心理表征。
艾利克森将其定义为: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其它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比如视觉印象,说到蒙拉丽莎,脑袋里就有一副微笑的美女画像。
刻意练习就是创建心理表征,完善对事物理解、记忆的过程。
可以说,越是专家,对领域的心理表征就越清晰。比如,狗对于我来说,不过就是一种长相不同汪汪叫的四脚动物。养狗的人则能够分得清金毛、腊肠和二哈;如果是宠物医生,他也许能分辨出品种是否纯粹;到真正研究狗的专家,他应该连毛发的特点都能一清二楚吧!
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反过来磨炼技能。
第三,刻意练习的应用
1、成为领域佼佼者的路线图。
产生兴趣——认真对待——全力投入——开拓创新。
2、在工作中使用刻意练习。
把工作里的每个任务都可以变成刻意练习某样技能的契机。当这样做的时候,工作也会变得有趣。
3、在生活里应用刻意练习。
无论是减肥、锻炼、爱好,都可以使用刻意练习的法则。
4、用刻意练习改变教育。
如果老师通过专注、反馈、修正的途径致力于为学生建立心理表征,教育的效率和结果都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
还有更多的应用,期待你读完此书之后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