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孔子说:施政要以道德教化为先。(做到这点)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只需自居其位,但所有的星辰都围绕着它转动。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端正。
“思无邪”这一句,就是孔子对于《诗经》最概括性的判断,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评价。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以政令来引导,以刑罚来规范,这样人民会免于法律的处罚,但没有羞耻感;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教来规范,则人民不仅有羞耻感,而且内心归服。
孔子的价值判断:刑罚不如道德礼教。这确实是儒家和法家的分野。这一句区分的,是两种政治制度对民众的影响。
知识点:
孔子这里说的“德”,不同于老庄的自然之道,也不同于法家的治术权谋。孔子说的德,这里指的其实是社会人伦道德。这就让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政的人自己得是有道德的人;二、治国理政应该推行惠民德政。
在孔子看来,德和礼的教育作用,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并不在一时一地,不会转瞬即逝,它像栽种在人心中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成果实,彻底地改变和塑造人。
不光治理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如此。因为一个知道耻辱、有高度自尊心敏感度的人,内心形成的强大自我驱动,要比外在的法规、律令的约束更能产生持久的动力。所以,德和礼在孔子这里,其实是一个自律和他律结合的状态。
-----德,其实不难,就是道德标准在心里管着自己,这是自律;礼,是对人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种种规定。礼其实跟我们现代人熟悉的法律法规的作用相似,起到的都是一种约束作用。
学习论语-诗经篇,其中的德和礼需要我们自己去参和悟,这点需要自己培养自律,遵守规定的礼约束,达到平和状态。